作为国内体育转播的"扛把子",央视近几年把英超赛事塞满周末黄金档的操作,让不少球迷直呼过瘾。但您有没有想过——西甲有梅西C罗的世纪对决,德甲拜仁常年称霸的戏码,为啥偏偏是英超成了央视的"心头好"?今儿咱就掰开揉碎了聊聊这背后的门道儿。
先说个冷知识:国内凌晨看英超的人数比看欧冠的还多!这事儿听着离谱,细想却在情理之中。英超的转播时间对中国观众简直友好到哭——周六晚上7点半开踢的早场,正好赶上晚饭后的休闲时光;周日下午场的比赛,更是能让大家舒舒服服躺在沙发上追直播。反观西甲动不动就凌晨3点的"阴间时间",德甲虽然偶尔有早场,但拜仁一家独大的局面看着实在犯困。
再说比赛悬念。您瞅瞅这赛季积分榜,曼城、阿森纳、利物浦三家咬得那叫一个紧,保级区更是五六支球队挤作一团。这种"不到终场哨响永远猜不到结局"的刺激感,正是英超收视率常年霸榜的杀手锏。上个月北伦敦德比那场4-4的进球大战,直接让央视当周收视率冲上体育类节目榜首。
现在各家视频平台搞会员专属场次的操作,估计大伙儿都见怪不怪了。但您发现没?只要是央视转播的英超场次,平台方绝对不敢设置付费门槛。这招棋下得妙啊!既给老球迷留了免费看球的活路,又逼着商业平台在会员定价上不敢狮子大开口。
咱举个接地气的例子:上个月利物浦vs曼城的焦点战,咪咕视频要是敢把这场比赛设置成付费观看,估计能被球迷的口水淹了。但因为有央视免费直播兜底,平台方只能乖乖开放免费通道,最多在解说阵容上搞点差异——您想要詹俊张路的专业解说?那得开会员。要是不挑食,听央视的"保守派"解说也能凑合。
别看现在央视体育频道风光,前几年可是被网络平台逼得够呛。自从拿下英超转播权,CCTV5的年轻观众占比直接飙升了18%。这数据背后藏着个小心机——通过英超吸引年轻流量,再靠《天下足球》这类王牌节目培养观众粘性,最后用中超、CBA等本土赛事完成流量闭环。
您还记得去年上海申花那场惊天大逆转吗?央视特意把斯卢茨基教练的"摇摇椅"画面剪进赛事集锦,这波操作既蹭了英超培养的流量,又给本土联赛造了势。说白了,央视这是拿着英超当"鱼饵",钓的是整个体育产业的大鱼。
说到底,央视对英超的偏爱从来不是单相思。英超联盟看中中国市场的消费潜力,央视需要顶级赛事维持江湖地位,球迷想要免费看高质量比赛——这三方需求拧成一股绳,才有了如今每周准时上演的绿茵盛宴。下次再看到央视转播英超时,您品,您细品,这哪儿是简单的足球比赛,分明是多方博弈下最精妙的平衡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