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國際籃壇上演多場經典對決,從奧運會到亞洲盃,熱血賽事至今仍令球迷津津樂道。本文將以粵語視角重溫關鍵戰役,拆解戰術佈局,更獨家分析當年直播技術如何改變觀賽體驗。準備好未?一齊搭時光機翻煲籃球黃金年代!
講起2016,點少得里約奧運中國男籃硬撼美國隊嘅名場面?當時易建聯帶住周琦、郭艾倫呢班後生仔,開場就打出氣勢——阿聯連續兩個中距離跳投命中,全場歡呼聲幾乎震爆屏幕!
不過夢之隊畢竟係夢之隊,杜蘭特同安東尼嘅三分雨即刻教做人。重點嚟啦:點解中國隊堅持打陣地戰?原來教練宮魯鳴刻意拖慢節奏,用24秒進攻壓制對手快攻。呢招頭三節真係work,分差一度維持喺15分內。可惜第四節體能下降,被美國隊連環快攻拉開... 你哋記唔記得最後個鏡頭?易建聯攰到扶住膝頭喘氣,個畫面真係睇到眼濕濕。
當年嘅戰術設計其實好有睇頭,等我拆解俾你睇:
1️⃣ 高低位連線:周琦企高位策應,阿聯沉底要位。呢個雙塔配合專打歐洲球隊,對法國嗰場靠呢招斬獲18分!
2️⃣ 死亡纏繞防守:趙繼偉同郭艾倫輪流貼身防守,試過令韓國後衛10分鐘內5次失誤。不過體能消耗超大,通常只敢第二節用。
3️⃣ 假擋拆真突破:丁彥雨航嘅招牌動作!佢同王哲林打擋拆,九成對手都會預判傳球,點知小丁突然加速切入,呢招食糊技幫中國隊贏咗委內瑞拉關鍵戰。
講到直播技術,2016絕對係轉折點。騰訊體育首次引入多機位同步直播,特別係底線裁判視角,球迷第一次睇到球員面部表情特寫。仲記得周琦蓋完帽之後對住鏡頭嗰個邪笑?就係靠新技術捕捉到!
最正係新增嘅戰術重播系統,解說員可以即場畫戰術板。好似中國對澳洲嗰場,張衛平指導直接用虛擬線路圖解說聯防漏洞,後生仔睇完即刻明晒點解會失分。
諗返轉頭,2016其實有好多「如果」——如果王仕鵬冇受傷...如果對尼日尼亞最後三分波入咗...但競技體育就係咁現實。不過正正係呢啲遺憾,造就咗後來嘅改革。
值得一提係,當年嘅直播數據顯示廣東地區觀看時長全國第一,證明我哋粵語球迷有幾狂熱!所以話,經典賽事重溫唔止係懷舊,更重要係從中汲取經驗,為未來嘅中國籃球打氣!
今次重溫係咪勾起你唔少回憶?想睇更多粵語獨家體育分析,記得關注我哋頻道!下期可能會講CBA嘅「八秒違例革命」,有興趣嘅朋友留言話我知啦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