哎呦我去,上周六的《大连广播听众日》可真是炸了锅!体育频道直接把直播间搬到了青泥洼桥的球迷广场,又是球星连线又是现场抽奖,连老球迷张大爷都拄着拐来凑热闹。咱这就给您唠唠这场足球盛宴的台前幕后,保准您看得脚底板都痒痒!
要说这场活动最攒劲的,那必须是球迷互动区。主持人老刘头举着话筒满场窜,逮着穿蓝衫的球迷就问"您说咱大连人队今年能不能冲超?"——这话头一开可不得了,有个大哥直接掏出手机翻数据:"瞅瞅这防守数据,场均抢断比去年多了1.8次!"后头排队的球迷急得直跺脚:"前面的快点儿,我还等着跟王献钧视频连线呢!"
要说科技感这块儿,AR射门游戏成了全场焦点。二三十号人排着队等体验,有个小年轻戴着VR眼镜左摇右摆,愣是把虚拟足球踢进了观众席,逗得大伙儿前仰后合。旁边技术小哥悄悄跟我咬耳朵:"这设备昨儿调试到凌晨三点,就为今天这'零延迟'效果。"
您可别以为直播就是对着镜头说说话。导播间里那叫一个兵荒马乱,导播老李攥着对讲机直冒汗:"3号机位注意!待会拍观众举应援板的时候千万别穿帮!"道具组小王抱着三箱矿泉水踉踉跄跄:"这大热天的,备着总比渴着强。"最绝的是音响师大周,愣是靠着两包玉溪烟,从隔壁商场借来了专业调音台。
要说最紧张的还得数技术总监。直播前两小时发现推流码率不对劲,急得他抄起螺丝刀就把设备拆了重装。后来跟我比划:"当时手抖得跟筛糠似的,幸亏想起当年在星海广场搞露天直播的土办法..."这话还没说完,转播车那边又喊他过去救急了。
活动快散场时碰见个穿褪色球衣的老爷子,一问才知是1952年大连造船厂足球队的老队员。老爷子掏出张泛黄的照片:"瞧见没?这是咱当年踢友谊赛的阵容。"旁边孙子举着手机咔咔拍:"爷爷您摆个射门姿势,我给您发抖音上!"
还有个从金州赶来的女球迷让人印象深刻。她背包上别着二十几个徽章,从甲A时代的大连万达到如今的大连人队一个不落。"每次主场我都坐同一排,球员跑动带起来的风都能闻到。"说着掏出个小本子,上面密密麻麻记着每场比分和进球时间。
散场时逮着频道总监聊了会儿,他透露今年要搞"广播+短视频"的融合直播:"就像今儿这AR游戏,以后观众在家也能实时参与。"还神秘兮兮地说正在谈几个退役球星的播客节目,"要让老球迷听着广播就能复盘经典赛事"。
听说下个月要搞个"方言解说大赛",冠军能获得现场解说中超的机会。这消息一放出来,几个老球迷当场就飙起了海蛎子味解说:"7号球员带球突进,这速度快赶上202路公交车了!"逗得保安大哥都忘了维持秩序。
要我说啊,这场《大连广播听众日》真把"体育+"玩出了花。从六十年前的工厂足球到现在的智慧球场,变的是一代代人的观赛方式,不变的是咱大连人骨子里对足球的痴狂。您要问下次活动啥时候?嘿,听说中秋要搞个月饼形状的足球挑战赛,您就擎好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