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直播带货火到体育圈,英超球星也开始整活儿了!从沃克卖香水到孙兴慜推面膜,带货背后藏着英超商业化的新玩法。本文将深挖英超与直播带货的"暧昧关系",带你看懂球星如何把球场流量变成真金白银。
你别说,英超这帮球员搞副业早就不是新鲜事儿。就说去年吧,曼城后卫沃克突然在ins上晒香水广告,还搞了个"边聊八卦边卖货"的直播。这老哥穿着训练服,操着曼彻斯特口音,上来就是一句:"老铁们,这味儿比更衣室臭球鞋好闻多了!"
数据显示,英超球星ins平均每条广告报价高达£8.5万。像萨拉赫这种顶流,发条带货动态能顶普通球员半年工资。不过要说玩得最溜的,还得数孙兴慜。这韩国欧巴去年双十一,直接在中国直播平台卖面膜,2小时成交额破百万,弹幕里全是"老公擦汗用这个"。
可能有球迷要问:球队不管管吗?这里头学问大了!英超转播分成虽然丰厚,但疫情后各家都勒紧裤腰带。据《每日邮报》爆料,曼联默许球员接商业合作,前提是分15%佣金给俱乐部。这不,拉什福德去年给某运动饮料带货,俱乐部抽成够买辆顶配路虎。
不过也不是没翻过车。记得阿森纳某球员带货蛋白粉,结果被扒出产品涉嫌虚假宣传。气得主帅阿尔特塔在发布会上吐槽:"现在更衣室聊战术的少了,全在比谁直播间人气高!"
要说英超带货为啥能成,关键在球星人设够真实。你看格拉利什带货发胶,顶着那个标志性的鸡窝头就说:"用这个抓发型,风吹倒了算我的!"这种反差萌谁顶得住?数据不会骗人:球星直播带货转化率比网红高37%,毕竟球迷觉得"偶像同款"四舍五入就是亲密接触。
不过要说玩得最野的,还得数狼队。人家直接把直播间搬进球场,中场休息时大屏幕突然切带货画面。有次比赛踢到一半下暴雨,解说员直接喊:"现在买雨伞打七折!"你说这是看球还是逛淘宝呢?
现在英超联盟也在偷偷试水。听说下赛季打算搞"官方直播带货平台",每卖一件球衣,球员能拿3%分成。热刺已经计划让新援首秀时来段带货rap,曼联更狠,打算把7号球衣和某潮牌搞联名限定款。
不过专家提醒要注意分寸。利物浦大学体育营销教授汤姆森说:"商业化不能掏空足球的灵魂,当球迷开始分不清主队是足球队还是电商团队,那就离崩盘不远了。"这话在理,毕竟咱们爱的是绿茵场上的热血拼搏,不是直播间里的"321上链接"。
说到底,英超带货这事儿就像吃火锅——偶尔涮点新鲜食材挺带劲,但要是整锅底料都换成广告,那味道可就变喽。各位看官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