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资深英超迷,总有人问我"2017年央视到底有没有播英超"。这事儿说来话长,当年英超转播权变动堪称中国体育媒体的"大地震",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聊聊这段历史,顺便给年轻球迷科普下没有央视频道的日子里,老铁们都是咋追比赛的。
2016年夏天英超联盟突然宣布:2016-2019赛季中国大陆地区转播权由新英体育与苏宁联合获得。这个决定直接改变了央视延续二十年的英超转播传统。记得当时体育论坛都炸锅了,有老哥吐槽:"看个球还得装七八个APP,真当球迷家里开矿呢?"
其实这事儿早有苗头——2015年起英超海外版权费暴涨60%,央视作为传统媒体在竞价中确实力不从心。新英体育当时开出7.21亿美元天价,直接把英超单赛季版权费推高到2.4亿美元,这数字搁现在都是行业天花板级别。
翻出2017年央视节目单,英超确实从常规赛事转播中消失了。不过细心的观众会发现,当年5月17日的《体育新闻》里还藏着英超彩蛋——虽然没直播,但新闻片段里能看到赛季末的争四大战集锦。这种"犹抱琵琶半遮面"的操作,让不少球迷守着电视机等那几分钟的精华回放。
要说最会整活的还得是地方台。像广东体育、上海五星体育这些"地头蛇",通过购买次级转播权继续直播重点赛事。有曼联铁杆跟我回忆:"那会儿宿舍断电,哥几个蹲在便利店蹭电视看鲁尼告别战,现在想想还挺浪漫。"
正是从2017年开始,中国球迷正式进入"多屏看球"时代。新英体育搞会员分级制,死忠球迷花648元能看全部380场,普通观众也能6元单场付费。这种模式现在看平常,当年可是破天荒头一遭——记得利物浦4-3曼城那场天王山之战,付费直播间直接被挤爆。
移动端观赛也在这年迎来爆发。很多上班族开始在地铁上用4G网络看文字直播,等缓冲转圈的时候,贴吧里的段子手早就把段子编好了。有阿森纳球迷自嘲:"温格最后一年,我们不是在输球,是在帮教授写告别诗。"
转机出现在2023赛季,央视突然官宣重启英超转播。仔细看合同细节才发现,这次采用的是"灵活采购"模式——重点直播BIG6焦点战,搭配詹俊等解说大咖的专业解说。这种"少而精"的策略既控制了成本,又满足了基本盘观众的需求。
现在回看2017年的停播事件,其实是体育媒体转型的必经阵痛。当年那些守着电脑看480p直播的年轻人,如今已经能在4K画质下欣赏哈兰德的暴力美学。所以说啊,足球还是圆的,只不过装它的屏幕越来越方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