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粤语区嘅文化爱好者,最近发现河南梨园搞咗个劲爆新尝试——用在线直播将传统戏曲同体育赛事crossover!哩个组合真系够晒创新,用年轻人钟意嘅直播形式,将豫剧、越调同乒乓球锦标赛、武术比赛打包放送。今日就同大家深挖下,点解话「传统+体育」嘅玩法可以杀出条血路~
初初听到「梨园直播做体育」,我仲以为系后台演员热身嘅花絮片段。点知河南广播电视台真系玩到尽!佢哋将豫剧名家王惠嘅《穆桂英挂帅》同河南省武术锦标赛「无缝衔接」,当「辕门外三声炮」嘅唱腔尾音仲回荡紧,镜头已经切到武术选手嘅腾空侧踢——嗰种刚柔并济嘅视觉冲击,真系睇到人起晒鸡皮!
制作组仲整咗个「戏曲动作分解」环节,请京剧武生逐帧拆解「鹞子翻身」同现代体操「团身后空翻两周」嘅发力原理。原来传统戏曲嘅毯子功同竞技体育嘅核心训练,都讲究腰马合一嘅基本功。哩啲冷知识,连我哋哩啲老戏迷都话「真系第一次知」!
最犀利系个直播系统嘅黑科技!用咗360度环拍摄影机拍豫剧《花木兰》巡营嗰场戏,观众可以自己用手指拖动画面,睇清楚每个武生嘅表情同动作细节。等到切换去少林武术表演时,又自动弹出「招式解析弹幕」,即时显示「罗汉十八手」嘅实战应用场景。
仲有个「方言同传」功能深得我心——粤语观众可以拣「粤语评述」频道,本地名嘴用「盏鬼」方式讲解豫剧嘅拖腔技巧。有场擂台赛直播,解说员将散打选手嘅组合拳比作「快板节奏」,仲即兴用梆子声配效果音,弹幕即刻被「笑到喷饭」刷屏!
根据官方数据,开播三个月嘅观众年龄分布相当有趣:18-25岁占35%,55岁以上居然都有28%!后生仔最钟意「戏曲挑战赛」环节,比如用运动手环监测心跳,跟住豫剧鼓点做HIIT训练。而老戏迷就中意「名家诊脉」直播,体育康复专家教点样用太极拳动作缓解唱戏时嘅肩颈劳损。
有次直播乒乓球赛中场休息时,突然插入豫剧《抬花轿》嘅经典桥段。原本担心年轻观众会走,点知弹幕区突然爆出「求BGM歌单」「唢呐配球赛太燃了」等留言。制作组话今个月会试水「戏曲妆造电竞大赛」,准备将花脸脸谱同游戏皮肤做联名,哩个脑洞真系要俾个like!
说到底,河南梨园哩次创新证明传统文化唔一定要「守旧」。用体育赛事嘅活力碰撞戏曲底蕴,再搭上直播技术嘅东风,成功将剧场变成跨世代嘅狂欢派对。下次直播,记得约埋三姑六婆一齐,话唔定你会发现,原来阿婆睇武术比赛嘅时候,仲识得指点两招戏曲把式呢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