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戏曲频道(CCTV-11)近日推出创新企划,将传统粤剧与体育赛事直播深度融合。粤剧名角**梁非凡**首次跨界解说CBA篮球赛,用「爆趣粤语金句」引发全网热议。这场「睇波听大戏」的混搭实验,不仅刷新了戏曲频道的年轻化形象,更让体育迷直呼「原来比分用粤剧腔报数咁过瘾!」
「好波!睇住个波好似《帝女花》嘅长平公主咁——飘住入篮啊!」梁非凡在解说中即兴改编粤剧唱词,将篮球术语与传统曲牌嫁接。制作组特意在直播画面右下角设置「粤剧脸谱比分牌」,每当球队得分,就会弹出对应行当的脸谱动画——比如主队得分用红脸武生,客队则用白脸奸角,这种视觉符号的暗喻让观众会心一笑。
导演组透露,这种设计其实藏着小心机:**用戏曲元素降低体育观赛门槛**。比如用「走圆场」解释球员跑位战术,拿「甩水袖」比喻假动作过人。有年轻网友在弹幕刷屏:「阿妈终于肯同我一齐睇波,因为她以为我在看《紫钗记》重播!」
根据酷云实时数据,这场特别直播的45岁以上观众占比达47%,较平时戏曲节目提升26个百分点。更令人意外的是,通过「边看球赛边学粤剧知识」的互动答题,直播间带动戏曲频道APP单日下载量突破10万次。
制作团队特别设计了「听唱腔猜比分」环节:当梁非凡用「乙反二黄」板式唱出「七尺男儿三上篮」,观众要在10秒内换算成「7号球员得3分」。这种沉浸式互动让不少长辈主动向子女请教:「快啲教我点样发弹幕送虚拟花牌!」
这场看似无厘头的尝试,实则戳中了文化传播的痛点。**戏曲的程式化表达与体育的即时性原本存在天然壁垒**,但制作组巧妙找到了两者的「情绪共鸣点」——无论是球场上的绝杀时刻,还是戏台上的高潮唱段,都能让观众产生相似的肾上腺素飙升体验。
有业内人士指出,这种模式成功的关键在于**「不改变本体,只创新载体」**。就像直播中保留完整赛事画面,仅通过画外音和特效进行戏曲化包装,既不影响体育迷观赛,又让戏迷找到熟悉的味道。这种「双向奔赴」或许能给其他非遗传承带来启发:与其苦等观众走进剧场,不如主动「入侵」他们的日常生活场景。
在街访中,有位阿伯的说法很具代表性:「以前觉得后生仔睇波係『嘈喧巴闭』,而家先知原来佢哋嘅欢呼声,同我哋戏院叫『encore』係一样嘅热血!」这种代际认知的打破,或许比任何收视数据都更有价值。
当然也有老戏迷提出建议:「如果加多个『粤剧经典动作VS球星招牌姿势』对比环节就更好啦!比如将王祖蓝嘅『招牌劈叉』同武生踢腿做慢镜比较,后生女肯定抢住截图做表情包!」看来这场破圈实验,真的让不同年龄层的观众都找到了参与的乐趣。
当终场哨响,梁非凡用「滚花」板式即兴创作:「胜负且看记分牌,文化传承有新路,你话係唔係啊?」满屏的「係啊係啊」弹幕,或许就是对这个创新企划最好的肯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