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体育圈炸开了锅,腾讯视频突然在部分场次停播NBA的消息让球迷直呼"太突然"。作为合作十年的老搭档,这次变动背后既有商业博弈的考量,也折射出国内体育赛事转播格局的变化。咱们今天就掰开揉碎了聊聊,这事儿到底藏着哪些门道。
先说个冷知识,腾讯2019年花15亿美元买的NBA五年转播权,折合每年差不多21亿人民币!这数字啥概念?相当于每天睁眼就要烧掉575万,更别提还要养着解说团队、技术团队。
特别是碰上疫情那几年,赛事动不动就停摆,广告主也缩紧钱袋子。听说去年腾讯体育的NBA项目组已经开始"瘦身",部分场次连专业解说都省了,直接放原声直播。说白了,就是贵到肉疼啊!
别看这事儿表面是商业行为,里子可能还藏着政策考量。最近两年,关于赛事直播的规范文件出了好几波,要求平台必须拿到《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》。
有意思的是,现在拿到这个"通行证"的除了央视,就是咪咕、快手这些国家队或国资背景的平台。腾讯虽然也有证,但在重大赛事转播上,可能还是得给"亲儿子"们让让路。你品,你细品。
现在年轻人看球早就不是守着电视电脑了,抖音、快手这些短视频平台分走了大半流量。数据显示,上赛季NBA短视频播放量暴涨60%,而长视频观看时长却缩水了15%。
这就像大伙儿都爱吃"快餐",谁还愿意顿顿吃大餐?腾讯自然也嗅到了这个趋势,最近开始把更多资源倾斜到《超三联赛》这些自创IP上,说到底还是想掌握内容主动权。
先说结论:想看全场次的还得认准央视五套和咪咕视频。特别是咪咕,背靠移动这棵大树,最近疯狂招兵买马,杨健、苏群这些名嘴都被挖过去了。
不过要注意的是,免费场次会越来越少。现在咪咕的会员体系分得贼细,有单场6块的,有月卡30的,还有球队通这种精准收割的玩法。想白嫖?难咯!
1. **版权分销成主流**:以后可能没有独家转播商了,改成多家平台"分猪肉",就像英超在英国的转播模式
2. **短视频强势入局**:抖音去年试水NFL转播就是个信号,说不定哪天咱们刷着短视频就能看全场直播了
3. **VR技术破局**:听说腾讯正在研发沉浸式观赛系统,戴着眼镜就能坐场边看球,这要是成了,说不定能打个翻身仗
说到底,这次停播风波既是危机也是转机。对咱们球迷来说,虽然要适应新平台,但竞争带来的服务升级总归是好事。至于腾讯,是壮士断腕还是以退为进,咱们且看下回分解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