咱们瑞安人搞龙舟,那叫一个“祖传手艺”!这不,今年端午刚过的飞云江龙舟赛,硬是把老祖宗的玩意儿玩出了新花样。从凌晨三四点的糯米飘香,到江面上百舸争流的场面,您瞅瞅——光是参赛队伍就破纪录到了38支,连隔壁温州的老划手都跑来“踢馆”了。今儿个就带大伙儿钻进录像里,把这场水上的速度与激情掰开揉碎了说道说道。
您可别小看这木头船——瑞安龙舟讲究个“三头两尾十六舱”,船头必雕白虎镇水,船尾得描金凤压阵。老一辈划手摸着船帮子跟咱唠:“这船呐,比自家媳妇儿还金贵!”今年青莲村的龙舟队愣是照着光绪年间的老图纸复原,光是桐油就刷了七遍,划起来那叫一个“水上飞”。
要说最绝的还是祭江仪式。天还没亮透,十里八乡的龙舟就聚在忠义庙前,三牲五果摆得满满当当。主祭的老族长一嗓子“风调雨顺”,上百支船桨齐刷刷往江里一点,溅起的水花愣是把朝阳都晃成了碎金子。
九点整的汽笛一响,您猜怎么着?江面就跟煮开了锅似的!500米直道竞速赛里,西岸村队和东门码头队杠上了。两队船头贴着船头,桨叶翻得比电风扇还快,溅起的水帘子直接把前排观众浇了个透心凉。
“稳住!桨深三寸!”西岸村鼓手老陈这嗓子吼得,岸边卖冰棍的老李头耳膜都嗡嗡响。要说这龙舟赛的鼓点讲究可大了去——快鼓催命,慢鼓要命。东门队年轻后生们初生牛犊不怕虎,前半程把鼓敲得跟蹦迪似的,结果到后头胳膊都抡不直,眼瞅着被西岸村的老江湖们反超半个船头。
您别以为划龙舟就是使蛮力,这里头的门道比高考数学题还烧脑。就说这桨频吧,专业队能控到每分钟120桨不带喘的。今年冒出来的黑马“后生仔联队”,愣是搞出了“前30桨抢速,中间80桨匀力,最后10桨爆肝”的骚操作。
再看看这桨叶入水角度,45度是基础,高手能玩出72度斜切。录像里3分28秒那个镜头特写,西岸村老桨手王师傅的桨叶入水,水面愣是没溅起半点水花——这就叫“贴水鬼手”,据说能省下三成力气。
今年组委会整了个花活——夜光龙舟表演赛。您见过晚上九点的飞云江吗?38条龙舟缠上LED灯带,龙头喷着冷焰火,乍一看跟外星舰队似的。95后的网红队“浪里小白龙”更绝,船头架着GoPro直播,桨叶上绑着荧光棒,划起来跟施了魔法似的。
要说最暖心的还得算“两岸一家亲”环节。台商组了个“海峡号”,船头特意雕了妈祖像。他们那个鼓手阿明叔是台北万华人,赛后搂着瑞安老哥的肩膀直嚷嚷:“这鼓点,跟我阿公小时候教的一模一样!”
如今这龙舟赛早不是老头乐了,您看录像里那些大学生战队,清一色的碳纤维船桨、速干队服。赛后采访里,浙传的00后队长小刘说得在理:“咱这是用Z世代的玩法,给千年老IP续费!”
要说遗憾也不是没有。老船匠林伯看着录像直叹气:“现在年轻人哪肯学三年刨木头?”不过转头瞧见孙子在手机上学3D建模设计龙舟,老爷子又乐了:“管他木头还是塑料,能浮起来就是好船!”
这场面,这精气神,您说瑞安龙舟能断得了根?明年端午,咱飞云江边不见不散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