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韩国队在亚洲杯上的表现让球迷直呼"看不懂",明明坐拥孙兴慜这样的世界级球星,小组赛居然被马来西亚逼平?今天咱们就钻进韩国队的战术录像室,掰开揉碎了看看他们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。从主教练克林斯曼的排兵布阵,到定位球防守的致命漏洞,这篇文章绝对给你扒得明明白白!
要说韩国队这次亚洲杯最糟心的环节,那必须是定位球防守。数据不会骗人——小组赛3场丢了4个定位球,淘汰赛对沙特又被对手用角球破门。有球迷调侃:"韩国队禁区里就跟早高峰的地铁站似的,挤是挤,但谁都拦不住啊!"
仔细看回放录像会发现,他们的盯人体系存在严重漏洞。中后卫金英权和郑昇炫总喜欢扎堆站,结果把远端防守区域全放空了。最典型的就是被伊拉克头球绝杀那个球,人家前锋从后点绕前冲顶时,韩国后卫居然还在互相观望!
更离谱的是门将金承奎的出击选择。这哥们儿经常像突然接到外卖电话似的,毫无预兆就弃门而出。对阵马来西亚的补时丢球,他冲出小禁区又中途刹车,直接把球门暴露在对手射程里。要我说啊,这哪是门将,分明是《釜山行》里乱跑的丧尸嘛!
要说孙哥这届杯赛真是累成狗。既要当左边锋突击,又要回撤组织进攻,时不时还得客串影锋。看热区图就知道,他的活动范围从本方禁区弧顶一直覆盖到对方底线,活脱脱一个人形扫地机器人。
但这么用真的划算吗?数据说话:孙兴慜场均跑动11.2公里,比在热刺多出2公里。可关键传球反而少了1.8次。明显能看出他体力分配出了问题,好几次下半场冲刺时,腿都跟灌了铅似的抬不起来。
最要命的是定位球主罚权争议。对阵约旦的生死战,李刚仁非要抢着罚任意球,结果踢出个"东京热"同款飞机球。当时孙兴慜那个欲言又止的表情啊,隔着屏幕都能听见他心里的MMP。
金毛狮王这次可算是把教练席坐出了蹦迪的感觉。先说那个424神阵型——前面堆四个前锋,中场就留俩后腰。知道的这是踢足球,不知道的还以为在玩《足球经理》开挂呢!
更迷惑的是他的临场调整。打马来西亚最后时刻领先,这大哥居然用曹圭成换下后腰朴镕宇。好家伙,直接给对手腾出中路高速公路。马来西亚那个绝平球,就是从韩国队空虚的中场长驱直入的。
现在韩国球迷已经在青瓦台网站请愿要炒他鱿鱼了。要我说啊,克林斯曼可能真该去客串《Running Man》,综艺感可比执教水平强多了。
其实这届亚洲杯暴露的,是韩国足球的老毛病。他们太依赖球星的个人能力,战术纪律性比日本队差着档次。就像手机只靠顶配CPU,散热系统却是一团糟。
看看人家日本队,就算三笘薰受伤,照样能用整体配合弥补。反观韩国,孙兴慜状态一波动,整个进攻就便秘。这种"巨星依赖症"在杯赛制里特别危险,毕竟谁家球星还没个头疼脑热的时候?
青训体系也亮起红灯。这届国家队平均年龄28.6岁,比日本队整整大了3岁。年轻球员除了李刚仁,基本没有能挑大梁的。要再这么吃老本,下届世界杯怕是要上演"老男孩伤心故事"了。
说到底,韩国足球现在就像他们拍的偶像剧——主角光环开太大,反而失了真实感。想要真正冲击世界顶级,光靠录像室里分析对手可不够,得先把自己的战术板擦干净重画才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