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说这个最直接的导火索吧,NBA的版权费这几年就跟坐火箭似的往上窜。记得2015年腾讯签第一份合同时才5年5亿美元,到2020年续约时就变成了5年15亿!好家伙,这涨幅比深圳房价还夸张!
现在眼瞅着2025年又要续约,联盟那边据说开价直接翻倍到每年7亿美金。腾讯这边估计算盘打得噼啪响:花这么多钱买版权,光靠会员收入和广告能回本吗?毕竟现在连超级球队的流量都不如以前稳当了。
重点来了!腾讯体育现在明显在把资源往电竞、CBA这些成本更低的本土赛事倾斜。前两天他们刚官宣要搞个"全民篮球计划",这摆明了是要两条腿走路嘛。
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,现在年轻人看球的方式跟咱们那会儿完全不一样了。以前咱们是守着电视机看全场,现在呢?抖音快手上的赛事集锦播放量是直播的十倍不止!
我侄子就是个活例子,问他昨天湖人比赛谁赢了门儿清,但要问具体战术打法,直接给你来句"刷短视频看的集锦啊"。这种碎片化消费习惯,搞得直播版权价值像漏气的皮球——看着大,其实瘪得快。
更扎心的是,连腾讯自家人都说,NBA直播的观众平均年龄三年涨了5岁。这可不是啥好信号,说明年轻观众正在大批量流失啊!
这第三点可能很多老铁没想到——咱们自己的CBA、NBL现在可是支棱起来了!上赛季CBA总决赛收视率同比涨了40%,抖音上关于街球厂牌的短视频播放量动不动就破亿。
国家最近不是出了个《体育强国建设纲要》嘛,里边白纸黑字写着要扶持本土赛事。腾讯这时候调整策略,明显是闻着政策东风的味道了。毕竟比起NBA,推国内联赛既安全又能赚口碑,何乐不为?
不过话说回来,NBA这波减产可不代表要放弃。他们最近在搞的"会员分级服务"很有意思,基础版看30场,豪华版看全季,这招既保住了核心用户,又能筛出愿意掏钱的铁杆球迷。
这事儿闹的,估计最慌的是那些篮球自媒体。直播场次少了,他们的解说二路流也得跟着缩水。但反过来看,短视频平台的赛事集锦可能会迎来爆发期,毕竟这是现在年轻人最吃的"快餐式观赛"。
还有个小道消息,咪咕体育和抖音正在接触NBA谈转播权。要是真成了,以后想看全场比赛可能得装三四个APP,这对球迷来说到底是福是祸还真不好说。
最后提醒大家伙儿,8月15号腾讯就要公布具体缩减方案了。到时候是保留焦点大战?还是连季后赛都砍?咱们搬好小板凳等着吃瓜吧!这场商业博弈的最终结果,说不定会给整个体育产业带来地震级的影响呢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