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全球最吸金的足球联赛,英超的转播安排向来牵动球迷神经。不过本轮比赛却出现罕见情况:布伦特福德vs富勒姆、伯恩茅斯vs水晶宫两场比赛未获任何国家电视台直播。这背后藏着怎样的商业逻辑?中小球队又该如何破局?咱们今天就来扒一扒英超转播那些「潜规则」!
英超的电视转播分成堪称「贫富悬殊」教科书。根据现行合同,每赛季38轮赛事中,每支球队必须被直播至少**10次**,但最多也只能被选中**25次**。这看似公平的规则,实际操作中却让中小球队吃尽苦头。
举个栗子🌰,像曼城、利物浦这些「流量担当」,转播商会早早把他们的焦点战塞满直播档期。反观中下游球队,经常要等到赛季后半程才能凑够最低直播次数。本轮未获直播的两场「难兄难弟」比赛,4支球队本赛季直播次数都已在15次以上——换句话说,转播商觉得他们的「剩余价值」不够吸引眼球了。
别小看一场直播带来的经济效益!据英超官方数据,每场直播能为主场球队带来约**80万英镑**的直接分成。更关键的是,全球曝光带来的赞助商关注度、球衣销量增长这些隐性收益,往往比转播分成还要「香」。
伯恩茅斯运营总监上个月就吐槽:「我们扩建训练基地的计划,就卡在商业收入不足这个环节。当你的比赛总被安排在非黄金时段,潜在赞助商连谈判桌上的咖啡都不愿多喝一杯。」这波发言直接道出了中小球队的生存困境。
有意思的是,本轮未获电视直播的球队反而在社交媒体玩出了花样。布伦特福德官方账号搞起「第二现场」直播,邀请球迷参与实时弹幕解说。数据显示,这种「土法炼钢」的操作,居然创造了球队账号单日互动量新高!
水晶宫更绝,直接把赛前训练做成短视频合集,配上魔性BGM在TikTok传播。这种「曲线救国」的打法,不仅赚足了流量,还意外带动官方商城销量增长23%。看来在数字时代,中小球队未必只能当「转播乞丐」。
英超将在2025年启动新一轮转播权谈判,据说亚马逊、苹果等科技巨头正在虎视眈眈。有内部消息称,新合同可能引入「动态直播包」机制——根据实时数据自动调整直播场次,这或许能给中小球队更多曝光机会。
不过业内人士也提醒:「技术革新是把双刃剑,算法推荐可能让强弱分化更严重。」毕竟,AI可不会因为「情怀」去推荐保级大战。如何在商业利益和竞技公平之间找到平衡点,将是英超转播革命的最大课题。
说到底,足球世界的「马太效应」短期内难有根本改变。但就像布伦特福德主帅说的:「与其抱怨黑暗,不如自己点亮火把。」中小球队的生存智慧,或许正在书写英超联赛的另类传奇。
上一篇: NBA直播卖货:球星带货掀电商新浪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