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不少铁杆球迷都在吐槽,看腾讯体育的NBA直播时,动不动就跳出广告,连关键进球都能被切掉!你说气人不气人?咱今天就掰扯掰扯这事儿——从暂停时段的贴片广告,到女主播突然插播的带货环节,再到会员专属的"免广告"套路,背后到底藏着什么门道?
上周勇士打湖人的焦点战,第三节最后2分钟,库里刚持球过半场,画面突然切到某汽车广告。直播间弹幕瞬间炸锅:"广告比战术暂停还勤快!""这是看广告送比赛呢?"根据第三方数据监测,腾讯体育本赛季NBA直播的广告数量确实比去年多了近30%,尤其是免费场次,平均每节要插播3-4次商业内容。
有意思的是,广告形式也在玩花样。除了传统的贴片广告,现在还有"虚拟球场广告板"--同一块场地,不同地区观众看到的赞助商logo居然不一样!有技术宅球迷做过测试,用北京和广州的IP地址看同一场比赛,篮架下方的广告位显示着完全不同的品牌。
说到这儿可能有兄弟要问:腾讯这不是杀鸡取卵吗?其实他们也有苦衷。2020年签下的5年15亿美元NBA独家转播合同,平摊下来每天成本就要82万美金!再加上4K直播技术升级、解说团队扩建这些开支,光靠会员订阅根本填不上窟窿。
去年流出的内部文件显示,腾讯体育NBA项目的广告收入占比已经超过60%。特别是暂停时段的"口播广告",30秒报价高达80万,比电视台黄金时段还贵!某运动品牌市场总监私下透露:"别看球迷骂得凶,广告转化率其实高得吓人,尤其是球衣弹窗广告,点击率是常规投放的3倍。"
你以为买了会员就能清净?太天真了!现在腾讯搞出了钻石会员、黄金会员、球队通三六九等,就算开了最贵的钻石VIP,照样得看"赛事合作伙伴"的专属广告。有球迷算过账:要想完全去除所有广告,得同时购买会员+关闭个性化推荐+手动跳过口播,整套操作比破解防盗门还复杂。
更绝的是"广告中场秀"这种新玩法。上周火箭队的比赛间隙,直播间突然切入长达8分钟的明星互动带货,主播拿着某品牌篮球鞋疯狂安利。弹幕里飘过一句神评论:"我奶奶看广告都能学会欧洲步了!"
其实这事儿要两说,广告太多确实影响体验,但要是完全没广告,转播费摊到会员身上更吓人。个人觉得可以学学YouTube的"5秒跳过"机制,或者像海外平台那样,在比赛回放里插动态广告牌。再比如开放球迷众筹转播场次,达到一定金额就关闭广告,这不比硬塞广告来得体面?
说到底,商业体育本就是门平衡艺术。作为十几年老球迷,还是希望平台方多用点心,至少别在绝杀时刻插广告吧?毕竟谁也不想二十年后再聊起某场经典比赛,记忆最深的却是那句"充电五分钟,通话两小时"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