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不少铁杆球迷发现,英超直播突然从各大平台"人间蒸发"。这事儿在知乎上炸开了锅,今天咱们就掰扯掰扯这背后的门道儿。
要说这事儿啊,得从去年英超转播权拍卖说起。今年版权费直接涨到7年50亿英镑,比上个周期翻了两倍多!国内平台算盘一打:要是按这个价买,得卖出多少会员才回本?
记得前两年某平台咬牙签了3年合约,结果亏损超过12亿。现在各家都学乖了——宁愿暂时停播也不当冤大头。这就像菜市场买菜,价格贵得离谱时,摊主宁可收摊也不进货啊。
第二个原因可能很多人没想到——政策风向变了。今年初发布的《境外视听节目引进传播管理规定》明确要求,外资体育赛事转播必须经过严格审批。
英超这类顶级赛事,审批流程变得又臭又长。有内部人士透露,现在要盖的章比球员球衣号码还多。再加上这两年文娱领域整顿,平台们都不敢顶风作案,只能先下架观望。
最后一个原因藏在财报里。看看几大视频平台的季度报告,都在强调"降本增效"四个大字。某平台体育频道负责人私下说:"现在考核指标不是用户增长,而是能不能赚钱。"
英超观众虽然忠实,但主要集中在北上广深。比起全民追看的综艺影视,体育赛事会员转化率确实低。就像开火锅店,发现海鲜锅底点的人少还赔钱,肯定先下架这个品类。
现在最抓狂的肯定是咱们球迷。别急,路子还是有的:
1. 关注持有版权的海外平台(记得用正规方式观看)
2. 地方体育频道有时会转播重点赛事
3. 赛后24小时免费回放依然存在
4. 加入球迷社群获取文字/图片直播
说实话,这波停播对真球迷影响有限。想看的总能找到办法,就像当年半夜翻墙看球的老哥们,办法总比困难多嘛!
业内普遍预测,这种局面至少要持续到2025年新版权周期。等平台找到新的盈利模式,或者版权方降价妥协,英超直播才能重回大众视野。
不过话说回来,现在年轻人看短视频、玩电竞的越来越多。英超要是长期"玩消失",说不定就把观众培养成只看集锦的"云球迷"了。这事儿啊,最后受伤的恐怕还是足球产业自己。
各位看官觉得呢?是平台太抠门,还是英超要价太狠?欢迎在评论区唠唠你的看法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