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英超转播权的归属曾引发球迷热议,CCTV5因版权合作变动未能直播当赛季比赛。本文将深入分析背后原因、转播权竞争格局以及球迷如何应对,带您回顾这场影响国内观赛体验的"版权大战"。
老铁们应该记得,2016-17赛季结束后,CCTV5突然从英超转播名单里消失了!这事儿说来话长——其实从2010年开始,CCTV5和新英体育(当时叫天盛)就展开了长达7年的版权拉锯战。
2017年的关键转折点在于:新英体育以7年10亿人民币的"天价"买断了2013-2019赛季的英超独家版权。按照协议条款,CCTV5想要转播必须从新英手里购买次级版权。但双方在价格上始终谈不拢,最后央视直接放弃了谈判!
记得当时很多球迷都急得跳脚:"央视这么大平台咋就舍不得花钱呢?"其实这里头有个隐藏知识点:英超比赛通常安排在凌晨,广告价值远不如黄金时段的篮球或综合赛事,央视的投入产出比算不过来这个账啊!
要说英超转播权的争夺战,那可比球赛还精彩!自从乐视体育2016年以2.5亿美金抢到2016-19赛季香港地区版权后,整个市场就乱成了一锅粥。
• 新英体育:死守大陆地区独家版权
• 乐视体育:香港版权+部分场次分销
• 苏宁体育:2019年开始接盘(这是后话)
最魔幻的是2017年9月,PP体育突然以7.21亿美元拿下2019-2022赛季版权,直接把市场价抬高了3倍!这种疯狂竞价导致CCTV5这类传统平台根本玩不起——毕竟人家要考虑全年的节目编排,不可能把所有预算都砸在英超上。
当时贴吧里流传着各种神操作:
1. 广东地区的朋友偷着乐——广东体育台买了单赛季150场的转播权
2. 技术党翻墙看香港NOW TV直播(网速卡成PPT也要看!)
3. 新英体育死忠会员(一个月58块肉疼但忍了)
有个北京老哥在论坛吐槽:"现在看个球比炒股还烧钱!"这话真不夸张,当时想完整看完38轮联赛,各种会员费加起来能买部新手机了!
英超联盟可是把"待价而沽"玩明白了!他们采用分地区+分平台+分权益的销售策略:
- 电视转播权
- 网络直播权
- 短视频集锦权
- 甚至训练花絮都要单独收费!
举个栗子,2017年光是大陆地区的网络独家版权就卖了1.28亿美金,是2014年的4倍!这种"拆骨式"销售虽然遭骂,但确实让英超成为全球最赚钱的足球联赛——当赛季全球转播收入突破30亿英镑大关!
现在回头看2017年的转播权风波,简直就是现在体育版权市场的预演!今年咪咕和抖音为了欧冠版权打得头破血流,腾讯体育悄悄撤下英超转播,这些戏码是不是似曾相识?
不过也有好消息:2023年起CCTV5重新开始转播部分英超焦点战!虽然还没恢复到2010年每周双赛的盛况,但对老球迷来说,能在央视听到"詹俊式"的激情解说,已经足够泪目了!
所以啊,看球这事儿就跟追姑娘似的——平台可能会变,渠道可能会改,但只要热爱还在,总有办法看到心爱的比赛。各位说是这个理儿不?
上一篇: 英超直播快进:熬夜看球必刷的5大高光瞬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