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体育课遇上直播软件,这事儿听起来像段子,但疫情那会儿还真成了全国学生的日常。你别说,效果还挺明显——至少让许多宅家上网课的孩子被迫动起来了。今天咱们就来唠唠,这种特殊时期的特殊课堂,到底藏着哪些门道。
记得第一次点开钉钉直播的体育课时,我对着手机屏幕愣了三秒。“线上体育课”这种词儿,放十年前估计连科幻小说都不敢写。老师穿着运动服出现在镜头前,身后还摆着瑜伽垫和哑铃,那场面活脱脱像健身博主开播。不过说真的,这种模式倒逼出了不少新玩法:
但问题也不是没有。有学生跟我吐槽,说对自律性要求实在太高。毕竟隔着屏幕,老师没法像在操场上那样随时纠正动作。我就亲眼见过同学把摄像头对着天花板,自己躺着应付体能训练。更别说那些受场地限制的项目,比如羽毛球、跳远,在客厅里根本施展不开。
不过有意思的是,有些体育老师反而玩出了花活。见过把八段锦改编成亲子游戏的,也遇到过用矿泉水瓶当杠铃教力量训练的。最绝的是某位老师开发的“碎片化运动套餐”,把45分钟课程拆成7个6分钟训练模块,学生可以根据自家情况灵活安排。
要说未来发展,我觉得技术加持才是关键。现在已经有学校尝试用智能手环同步心率数据,老师能实时监测全班运动强度。要是哪天能结合VR设备,说不定真能在虚拟空间还原篮球场的对抗体验。不过说到底,家校联动才是核心——毕竟让孩子动起来这事儿,光靠屏幕里的老师可不够。
这场突如其来的教育实验,倒给我们撕开个口子:体育教育从来不该局限在400米跑道里。当直播镜头对准客厅地砖,当运动数据跃然手机屏幕,或许正是重新定义“体育课”这三个字的好时机。你说呢?
上一篇: nba直播在线观看免费黑白体育
下一篇: CCTV5体育乒乓球直播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