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不少老球迷发现,打开新浪体育找不着NBA直播了。这事儿其实早有苗头,从版权大战到政策风向,再到商业策略调整,背后藏着不少门道。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,聊聊这波操作到底咋回事。
要说最直接的原因,那必须是版权费实在扛不住了。记得2015年腾讯砸5年5亿美元拿下独播权吗?当时就把市场价抬得老高。到2020年续约时,听说年均费用直接翻到3亿美元,这数字别说新浪,连央视都直摇头。
有内部消息说,新浪体育现在把预算重点投在中超、欧冠这些本土化赛事上。毕竟现在看NBA的年轻人多数都跑去腾讯了,与其硬着头皮抢头部资源,不如深耕细分市场更划算。
2019年莫雷那条作死的推特,直接把NBA在中国市场的路给堵了一半。当时央视带头停播,各家平台都绷紧了神经。虽说后来部分恢复了转播,但随时可能踩雷的风险让平台如履薄冰。
特别是新浪这种门户网站,既要考虑商业利益,更要顾及舆论影响。你看现在转播场次,从来不敢碰火箭队的比赛,解说词都得提前审核三遍。这种戴着镣铐跳舞的日子,换成谁都难熬。
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点——年轻观众的兴趣迁移。00后们追《这就是灌篮》的劲头,可比看NBA常规赛猛多了。短视频平台上,CBA十佳球播放量经常破百万,说明市场风向真的变了。
再说现在看NBA的途径太多了,虎扑的文字直播、抖音的赛事集锦,都能满足碎片化需求。与其花大价钱买直播权,不如做点赛事二创、球星八卦这些轻量内容,流量来得更快更安全。
说到底,新浪这波操作就是笔经济账。当投入产出比失衡时,及时止损才是明智之举。现在他们重点推的#足球第一站#话题,在微博上已经积累200多万讨论量,看来转型策略初见成效。
不过对老球迷来说,还是希望有朝一日能看到各家平台百花齐放。毕竟多个选择总是好的,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