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不少球迷发现,腾讯体育的NBA直播场次明显"缩水",热门比赛甚至需要跳转其他平台观看。这背后既有NBA天价版权费带来的运营压力,也有咪咕、央视频等平台强势分流的影响。本文将深度剖析腾讯减少NBA直播的三大原因,并为球迷梳理2023赛季观赛指南。
要说这事儿得从2019年说起,腾讯当时豪掷15亿美元拿下NBA五年独家转播权,平均每年要掏出3亿美金。换算成人民币的话...嚯!将近20个小目标呢!
但疫情后广告主们收紧钱袋子,光靠会员收入和广告根本填不上这个"天坑"。有内部人士透露,腾讯体育NBA项目连续两年亏损超5亿。这就好比咱们普通人家,总不能顿顿吃龙虾还非得开保时捷吧?
今年国家出台的《体育赛事版权规范指引》也是个关键因素。新规要求平台不能搞"独家垄断",必须分润给其他转播方。这就好比原本腾讯独占的大蛋糕,现在得分给咪咕、快手这些"新玩家"。
举个具体例子,上赛季腾讯能播82场常规赛,现在可能就剩60场左右。那些被分走的场次,得去咪咕看英文解说,或者在央视频看"纯净版"直播。有球迷吐槽:"看个球跟打游击似的,得装三四个APP来回切换!"
腾讯体育的会员策略也值得说道。原本球队通能看主队所有比赛,现在热门对决动不动就变"付费专场"。更让老用户上火的是,同一场比赛在不同平台居然收费不同——腾讯收30块,咪咕可能只要6块。
这种"看人下菜碟"的定价策略,直接导致用户流失。有数据显示,腾讯体育的NBA会员数较巅峰期下滑了37%。就像开饭店的,菜价涨了分量少了,老顾客自然跑去别家吃了。
虽然腾讯直播少了,但咱们球迷还是有招:
1️⃣ 咪咕视频:买下了大量二播权,杨健+苏群的王牌解说组合值得期待
2️⃣ 央视频:免费看部分场次,适合不想花钱的"白嫖党"
3️⃣ 百视TV:走差异化路线,徐静雨等网红解说带来全新体验
说到底,平台竞争对咱们球迷是好事。就像菜市场多个摊位,咱们既能货比三家,还能砍砍价。只是希望各家平台别光顾着抢版权,把解说质量、直播流畅度这些基本功做好才是正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