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超联盟的转播权价格就像坐上了火箭,2016-2019赛季苏宁拿下的价格是7.21亿美元,到了2023年谈判时直接涨到12亿美元/年!这相当于每场英超比赛的转播成本超过800万人民币。国内平台算过账:就算把广告、会员费全算上,也得卖出人均500元的年费才能回本。
更头疼的是,英超要求"独家授权",但国内用户体量根本撑不起这个商业模式。举个栗子,某平台曾花大价钱买下赛季版权,结果发现开通会员的用户还没英超场次多...这种"赔本赚吆喝"的买卖,现在平台方都学精了。
优酷、咪咕、腾讯三家现在就像在玩"斗地主":
• 优酷吃过高价版权的亏,现在改玩赛事集锦+二创内容
• 咪咕背靠运营商搞"流量套餐捆绑销售"
• 腾讯则专注NBA等北美赛事
三家谁也不敢单独接英超这个"烫手山芋",倒是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。
特别要说的是,短视频平台的崛起让情况更复杂。抖音、快手现在用免费直播+片段剪辑疯狂吸流量,年轻球迷开始习惯"刷着看球",这对传统付费模式简直是降维打击。
现在90后、00后球迷有几个特征:
1. 拒绝固定时间蹲守直播
2. 热衷弹幕互动和实时梗图
3. 能接受5分钟精华剪辑替代全场
这就导致赛事直播的观看价值在商业层面持续走低。某平台运营跟我吐槽:"我们花大价钱买的直播权,最后用户都跑去短视频看进球集锦,你说这生意怎么做?"
不过也有转机出现,比如今年试水的"分时付费"模式——单场付费3元看完整场,或者1元看进球集锦。这种灵活收费方式在测试中转化率超预期,或许能成为破局点。
业内风声说英超联盟正在考虑分拆版权包:
• 直播权
• 短视频二次创作权
• 赛事数据分析权
• 电竞游戏改编权
这种精细化运营如果成真,可能让中小平台也能参与竞标。比如B站买断进球集锦版权,虎牙拿下电竞改编权,或许能盘活整个市场。
还有个大胆猜想:免费直播+广告分成的模式会不会卷土重来?就像十多年前地方台播英超时,靠汽车、啤酒广告撑起收益。毕竟现在英超在国内的广告主资源比当年丰富得多...
总结:英超直播的暂时缺席,本质是商业逻辑跟不上市场变化的阵痛期。但球迷们也不用太焦虑,据可靠消息,已有平台在和英超谈"保底+分成"的新合作模式。说不定下个赛季,我们就能在正规平台边发弹幕边看"孙兴慜单刀破门"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