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腾讯豪掷15亿美元续约NBA独家直播权的消息刷爆了朋友圈。这波操作让国内球迷直接炸开了锅——有人拍手叫好说“看球终于不用切平台了”,也有人吐槽“会员费怕不是要翻倍”。咱们今天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,腾讯这钱花得值不值?对普通观众到底有啥影响?
先说个冷知识啊,腾讯从2015年开始就和NBA绑定CP了。当年5亿美元拿下5年版权,去年又追加到15亿续到2025年。这波操作看似烧钱,实则藏着大棋局。
你想想啊,现在互联网平台最缺啥?优质内容护城河啊!腾讯体育靠着NBA直播,硬生生把用户停留时长拉高3倍不止。特别是季后赛期间,App日活能冲到5000万+,这流量搁谁不眼红?
不过话说回来,这钱也不是白砸的。听说协议里藏着短视频二创授权的条款,以后抖音快手上的NBA集锦,可能都得挂上腾讯的logo。这波啊,叫“既要直播流量,也要短视频红利”。
咱普通观众最关心的就三件事:画质卡不卡?解说行不行?会员贵不贵?
先说好的,腾讯这波续约直接把4K+HDR直播安排上了。上赛季被吐槽的“关键时刻马赛克画质”,这赛季应该能根治。解说阵容也升级了,除了杨毅苏群这些老面孔,还要签2个北美原版解说团队。
但会员体系可能要搞事情了!内部消息说可能分“基础包”和“钻石包”,基础包只能看常规赛,想看季后赛得加钱。这操作...怎么说呢,就跟吃火锅单点锅底一个道理,总感觉不得劲。
别看腾讯现在一家独大,背后可有群狼环伺。抖音去年就试水过欧洲篮球联赛,快手也在接触NCAA资源。更别说咪咕拿着五大联赛版权虎视眈眈,指不定哪天就杀个回马枪。
有意思的是,NBA官方这次留了个后手——非独家条款!虽然腾讯有独家直播权,但短视频集锦、赛事回放这些可以分包出去。这招高明啊,既保住腾讯这个金主,又给其他平台留口汤喝。
照这个趋势发展,以后的NBA直播可能要玩出花来。听说腾讯在测试“主队通行证”,花小钱只看特定球队比赛;还有VR直播技术,戴上眼镜就能360度围观詹姆斯暴扣。
不过话说回来,咱们这些老球迷最怀念的,还是以前CCTV5免费看全场的日子。现在虽然画质好了、功能多了,但总感觉少了点“纯粹看球”的味道。你说这算不算科技发展的副作用呢?
最后灵魂一问:如果腾讯会员涨到50块/月,你还愿意为NBA直播买单吗?评论区唠起来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