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NBA圈子里炸了锅!从昨晚开始,铁杆球迷们突然发现腾讯体育的NBA转播页面变成"赛事回顾",新赛季直播入口直接消失。这事儿就像突然断了的WiFi,让大伙儿直呼"懵圈"。咱今天就掰扯掰扯这场版权地震的前因后果,顺便给急得跳脚的球迷支支招。
要说这事儿,得从2019年说起。当时腾讯砸下每年3亿美金的天价,签下5年NBA独家数字媒体版权。换算成人民币,那可是每年将近20亿的真金白银!但最近三年情况有点微妙——莫雷事件让广告商撤退,疫情导致赛事缩水,再加上短视频平台分流,腾讯这买卖眼看着就要亏到姥姥家。
今年续约谈判桌上,NBA开口就要翻倍价码,据说开到了每年6亿美金。这价码搁谁都得掂量掂量,毕竟现在不是2019年那个躺着赚钱的时代了。有内部消息说,腾讯高层开会时拍桌子:"咱不能当这个冤大头!"
眼瞅着10月季前赛就要开打,球迷们最关心的还是去哪儿看球。目前风声最大的接盘侠有两个:一个是背靠中国移动的咪咕视频,另一个是阿里系的优酷体育。这俩平台早就虎视眈眈,咪咕去年欧冠转播搞得风生水起,优酷当年也短暂播过NBA。
不过老球迷们可得做好心理准备,新平台的操作可能没腾讯那么溜。就拿广告来说,腾讯好歹是片头60秒,要是换到某些新平台,指不定给你整出"广告里插播比赛"的骚操作。再说解说团队,杨毅、王猛这些名嘴会不会跟着转会,现在还是个未知数。
最惨的可能是白嫖党。过去总有人调侃"腾讯会员太贵,我看盗链就行",现在情况可能要反转。如果新东家采用严格DRM防盗链技术,那些模糊的免费源恐怕要集体下线。有技术流球迷测试发现,现在连某些海外IP看球都开始卡顿了。
不过也别太绝望,三大运营商可能会出捆绑套餐。比如办个5G套餐送观赛券,或者买手机送赛季通票。中国移动去年就搞过"办宽带送欧冠"的活动,这波要是拿下NBA,估计得疯狂推套餐。
虽然现在骂声一片,但竞争对球迷未必没好处。当年腾讯一家独大,会员价年年涨;现在多个平台抢食,说不定能逼出点新花样。就像当初外卖平台大战,咱们不也白吃了好几个月优惠券吗?
有业内人士透露,咪咕已经在研发裸眼3D直播技术,优酷则打算搞"边看边买"的球星同款带货。要是真能实现,说不定比腾讯时期的"只看不玩"更有意思。当然啦,这些新功能能不能落地,还得看平台舍不舍得烧钱。
这场版权地震给所有球迷提了个醒:看球这事儿,永远得做两手准备。建议大伙儿现在赶紧做三件事:1.关注NBA中国官微等消息源 2.对比各平台会员福利 3.检查家里网络设备。记住,不管平台怎么变,篮球永远在场上飞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