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全球最吸金的足球联赛,英超在中国市场的转播权争夺堪比豪门对决!从90年代央视独播到如今爱奇艺、咪咕、抖音群雄割据,咱们球迷的观赛姿势也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今儿咱就唠唠这段充满钞票味儿的转播江湖史,顺便给新老球迷盘盘各个平台的门道。
想当年(1992-2006),想看英超只能守着CCTV5。每到周末,解说员孙正平那句"欢迎收看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"能让整条胡同的电视机同时出声。那时候转播技术虽然糙——画面时不时卡成马赛克,解说也偶尔嘴瓢,但架不住英超刚进中国的新鲜劲儿啊!
记得03年阿森纳49场不败那会儿,我家楼下小卖部的老板干脆把电视搬到门口,整条街的爷们端着搪瓷缸子蹲马路牙子看亨利单刀。现在想想,这种集体看球的烟火气,在手机看直播的时代反而成了稀罕物。
2007年天盛体育砸下5000万美元抢走转播权,这事儿当时可把球迷整懵了。每月188元的订阅费,搁现在不算啥,但在人均工资2000块的年代,这相当于要球迷拿半个月早餐钱换球赛看。
结果嘛...你懂的!贴吧里盗链直播帖瞬间刷屏,网吧看球的兄弟比在家看的多。天盛这波操作虽然开启了国内体育付费的先河,但步子迈太大直接扯着蛋,3年后就破产退场了。
2010年新英体育接手后学聪明了,搞了个"免费+付费"组合拳。重要场次放免费台,焦点战才要会员,这招让英超收视率直接翻番。等到2016年PP体育砸下7.21亿美元天价合约,那真是把转播权竞争推上新高地。
不过PP体育的会员体系整得跟俄罗斯套娃似的——英超会员、球队通、单场券...别说新球迷,连我这老司机都经常点错购买入口。倒是他们的4K超清画质确实顶,看斯特林快乐足球时,连他鞋钉带起的草屑都看得清清楚楚。
2020年疫情后,爱奇艺、咪咕、抖音这些新玩家入场,直接把观赛场景从客厅拽进了裤兜。现在地铁上经常能看到小哥戴着蓝牙耳机,手机支架往包上一夹就看利物浦比赛。各家平台也使出浑身解数:咪咕请詹俊张路组"相声解说",抖音搞二创短视频引流,爱奇艺则玩起了多镜头切换。
不过话说回来,现在看个球得装三四个APP,遇到热刺vs阿森纳这种焦点战,还得比价哪个平台单场券更便宜。上周我为了看曼市德比,愣是在爱奇艺、咪咕之间切了三次,最后发现抖音居然有免费解说版!
听说今年英超正在和国内平台谈VR转播权,没准明年咱们就能用PICO眼镜"坐"在伊蒂哈德球场前排了。不过按照国内平台的尿性,估计得搞个"VR超钻会员",再搭配数字球衣NFT售卖,这韭菜割得比格拉利什发型还花哨。
说到底,转播平台的变迁就是部中国互联网发展史。从围着电视到抱着手机,从看广告到买会员,不变的还是咱们对英超的那份热爱。最后给新手支个招:**想看性价比选咪咕,追求画质上爱奇艺,白嫖党蹲抖音官方号**,至于未来咋变?咱们搬好板凳继续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