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深耕体育行业的内容创作者,最近被粉丝问得最多的就是:"腾讯不播NBA了?那咱们以后咋看球啊?"确实,这个重磅消息就像往篮球圈扔了个深水炸弹,今儿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聊聊这事儿。
还记得2019年夏天那个轰动性新闻吗?腾讯豪掷15亿美元(约合103亿人民币)拿下NBA中国大陆地区独家数字媒体版权。这价格比之前新浪的合同直接翻了三倍!当时多少人都说腾讯这是要"垄断"篮球市场。
但谁也没想到,刚执行到第二个合同周期(2023-2025),双方就闹掰了。业内朋友透露,核心矛盾还是钱——NBA想要继续涨价,但腾讯觉得投入产出比不划算。举个栗子,腾讯体育会员年费才233元,按500万会员算,一年收入也就11亿左右,这还没算制作成本、解说团队这些开支。
这事儿表面看是商业谈判破裂,其实水可深了。第一颗雷是政策风向变化,自从莫雷事件后,NBA在国内的舆论环境就变得敏感,转播场次从每周4-5场锐减到1-2场。
第二颗雷是用户习惯迭代,现在年轻人更爱刷短视频,一场两小时的比赛直播,真没多少人能从头看到尾。有数据显示,腾讯NBA直播的观看时长,三年间跌了40%。
第三颗雷最要命——广告主集体撤退。以前中场休息的广告位抢破头,现在经常出现"空窗期"。某运动品牌的市场总监跟我吐槽:"现在投篮球,还不如找电竞战队带货。"
先说大伙最关心的——以后去哪看球?目前看有三个选择:
1. 咪咕视频:背靠中国移动这棵大树,去年刚签了CBA独家转播权。不过他们解说团队还嫩,上次听他们解说,连"挡拆配合"都能说成"挡车战术",简直笑掉大牙。
2. 抖音快手:短视频平台虎视眈眈,据说已经在接触NBA谈短视频集锦版权。但看个扣篮集锦还行,要看全场直播?手机屏幕怕是要盯成斗鸡眼。
3. 民间直播源:各种"XX体育"网站又要死灰复燃了。不过这些野路子画质渣不说,看着看着突然跳出澳门赌场广告,你说闹心不闹心?
这次停播事件绝对不只是换个平台看球这么简单。据某券商测算,中国体育版权市场规模可能缩水30%。更可怕的是连锁反应——如果连腾讯都玩不转,其他平台谁还敢接盘?
不过话说回来,这或许是个转型契机。就像当初电视台不播《还珠格格》了,视频网站反而发展起来了。说不定哪天咱们能在元宇宙里,跟詹姆斯来个隔空击掌呢?
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:作为二十年老球迷,真不希望看到篮球市场这么凉下去。平台方、版权方、球迷能不能找到个平衡点?这事儿,咱们边走边瞧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