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说这事儿得从2019年说起,当时腾讯用5年15亿美元的天价拿下独家转播权,平均每年要烧掉3个亿!但这两年情况有点变味了。
NBA联盟那边厢狮子大开口,听说新周期版权费要涨到每年30亿人民币。就拿勇士vs湖人这样的焦点战来说,单场制作成本就得80-100万。加上现在观众越来越挑,4K超清、多机位这些标配哪个都不能少,这买卖算下来真是"赔本赚吆喝"。
而且您发现没?现在每场比赛中间插的广告多得能凑部连续剧。有数据显示,腾讯NBA直播的广告填充率去年涨了27%,这说明啥?平台正在拼命回血啊!
现在年轻人看球路子野得很!调查显示,18-25岁群体里,47%的人选择刷短视频看集锦,完整看完直播的只剩23%。这就像吃火锅改吃麻辣烫,虽然不过瘾,但省时省力啊。
再者说,现在看球都得开会员,普通场次要体育会员,焦点战还得升级超级会员。有老哥算过账,完整追完赛季至少得花500块
。这钱够买两双实战篮球鞋了,你说球迷能没意见?更绝的是,现在连解说都搞"付费解锁"模式。杨毅、苏群这些名嘴的专属解说,单场另收6块!气得球迷直骂街:"看个球还要买皮肤?"
您要是仔细找找,现在看球路子其实不少!比如某咕视频就搞了个"球队通",单队年费98块;某牙直播搞二路解说,弹幕互动玩得飞起。就连央视5套现在周末也加播了,虽然解说风格还停留在"教科书式播报"。
最骚的操作当属短视频平台,某音上官方账号每天更新20+条赛事片段,还搞了个"AI智能剪辑"功能。有球迷调侃:"现在刷10分钟视频,比看全场还带劲!"
不过话说回来,这些替代方案也有硬伤。比如画质最高只给到720p,关键时刻动不动就"主播正在赶来的路上"。想要完美体验?门儿都没有!
依我看呐,这波变动对球迷既是挑战也是机会。现在要学会组合式观赛:重点比赛蹲直播,普通赛事看集锦,关键时刻刷短视频。就像吃自助餐,哪样好吃拿哪样。
平台这边也该醒醒了,光靠涨价不是办法。学学英超搞"单场点播",或者开发虚拟现实观赛,这些才是正道。别整天惦记着从球迷口袋里掏钱,服务到位了,钱自然来。
最后给大伙支个招:善用比价网站+关注球队官微,现在很多平台会放限时免费场次。再就是组个"看球拼单群",几个兄弟平摊会员费,这不香吗?
各位老铁,您最近都是咋看NBA比赛的?欢迎在评论区唠唠!没准能碰见同城球友组局看球呢~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