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体育内容创作者,看到腾讯与NBA合作生变的消息时,我正蹲在电脑前剪比赛集锦。手里冰镇可乐突然就不香了——毕竟这个合作持续了13年,累计用户超3亿,说没就没了?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聊聊,这事对咱普通球迷到底有多大影响,往后还能在哪儿看球,以及背后藏着哪些行业暗涌。
记得2009年腾讯刚拿下NBA网络直播权那会儿,校园里用流量看文字直播都激动得跟过节似的。这十几年间,从标清到4K、从单解说到多路信号,确实把观赛体验玩出了花。但今年版权费据说涨到5年15亿美元,这数字听得我后槽牙发酸——相当于每天要烧掉821万人民币!
现在说散伙就散伙,最懵的肯定是买了腾讯体育会员的兄弟们。我微信群里已经炸锅了,有人哀嚎"刚续的年度会员喂狗了",更多人操心"季后赛关键时刻上哪看直播"。不过别慌,后边咱细说替代方案。
其实这事早有苗头,咪咕和快手去年就开始疯狂布局。特别是咪咕,靠着冬奥会积累的技术底子,现在连VR观赛都整上了。有内部朋友跟我透风,说今年NBA中国区版权可能要拆开卖,比如常规赛、全明星、季后赛分属不同平台。
这里边还有个变量——抖音。去年他们试水NFL直播效果不错,现在手握6亿日活用户,保不齐要掺和NBA这摊子。要是真成了,咱们刷着短视频突然切比赛直播,那画面想想还挺带感。
先说正经渠道:央视五套肯定还是基本盘,虽然解说风格...嗯,懂的都懂。咪咕现在每月18块的会员费,画质倒是真没得挑。要是嫌贵,去百视TV捡漏也行,他们买了个次级版权包,价格砍半但热门场次不全。
再说个野路子:很多酒吧老板已经准备搞"NBA直播主题夜"了。我常去的那家精酿馆,老板拍胸脯保证"就算卫星信号断了,我也给你们整上阿拉伯语解说源",这波属实是商业鬼才了。
这次分手可能引发连锁反应。NBA中国去年营收刚跌到2.5亿美元,要是失去腾讯这个金主,后续商业开发得抓瞎。反观国内体育平台,烧钱买版权的模式也走到头了——毕竟隔壁英超版权都开始玩分时租赁了。
有个细节值得玩味:腾讯最近猛推自制篮球综艺。我估摸着他们算过账,与其砸钱买版权,不如自己造内容。这路子要真跑通了,说不定能给行业打个样。
最后说句掏心窝子的:作为老球迷,甭管平台怎么变,对篮球的热爱不会打折。说不定这次洗牌,反倒能逼出更多观赛新姿势呢?咱们搬好小板凳,且看这场大戏怎么唱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