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不少球迷发现,腾讯体育的NBA直播场次明显"缩水",连热门比赛都变成图文直播。这波操作让大伙儿直呼"看不懂",难道腾讯不香了?今天咱就掰扯掰扯这事儿的来龙去脉,从版权大战到平台博弈,带你摸清门道!
先说个大实话,NBA版权现在贵得离谱!2019年腾讯砸下15亿美元拿下5年独家转播权,平均每年要掏3亿美金。这钱可不是大风刮来的,得靠会员费、广告和周边赚回来。
但这两年情况有点变化,疫情导致赛事停摆、球星轮休常态化,再加上短视频平台分流观众,腾讯的变现压力越来越大。有内部消息说,今年续约谈判时联盟还要涨价,双方僵持不下,这才出现临时性减少直播场次的情况。
现在看球早不是腾讯一家独大了!咪咕、快手这些新玩家带着真金白银入场,光是咪咕就打包买了欧冠+NBA的直播权。更绝的是抖音搞的"二创激励",用户用比赛片段做短视频还能赚钱,这波操作直接挖走大批流量。
腾讯现在面临两难:既要守住核心球迷群体,又得防着短视频平台搞"农村包围城市"。最近他们把更多资源倾斜到会员专属直播和原创节目,普通场次自然就"缩水"了。
老球迷应该还记得,早年腾讯刚接手NBA时,那真是1080P高清随便看,解说阵容也豪华。现在呢?免费场次画质降到720P不说,关键比赛还要分拆成"会员专享"和"单场付费"两种模式。
更扎心的是广告植入越来越密,有网友吐槽:"现在看场球要经历开机广告、暂停广告、战术板广告,连罚球间隙都插播广告!"这种体验落差,让不少观众转投其他平台看盗链直播。
行业内部传出风声,NBA正在考虑拆分版权销售模式。简单说就是把直播权、点播权、短视频权分开拍卖,腾讯可能只保留核心直播权,其他权益让给短视频平台。真要这么搞,以后看集锦去抖音、看直播来腾讯可能成为新常态。
不过这对球迷未必是坏事,竞争加剧反而可能倒逼平台提升服务。就像某平台运营私下说的:"现在谁家敢说永久独家?能把用户体验做好才是真本事!"
说到底,腾讯减少NBA直播既是商业博弈的结果,也是行业变革的信号。作为球迷咱们就静观其变,说不定哪天冒出个新平台,又能让我们痛快看球了呢?关于这事儿您咋看?欢迎在评论区唠唠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