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篮球赛事遇上创意品牌,这场跨界合作直接把流量玩明白了!咱们今天就来唠唠腾讯NBA直播与杜蕾斯的破圈联动,从赛事运营到品牌年轻化策略,掰开揉碎了看他们怎么把体育营销玩出新高度。
要说这波合作啊,真不是拍脑门决定的。NBA直播的观众画像,那都是18-35岁的热血青年,和杜蕾斯主力消费群体重合度高达78%!你想想,看球时突然冒出个「关键时刻,稳稳掌控」的广告语,既贴合比赛悬念又暗藏产品特性,这波双关梗玩得够溜。
数据也证明了效果:合作首周品牌搜索量暴涨240%,直播间互动量更是比平时多了三成。这波操作比硬推广告高明多了——通过赛事解说的场景化植入,观众不仅不反感,反而觉得品牌会整活。
腾讯这回把直播间的花活整明白了!比赛暂停时突然跳出「杜蕾斯技术统计」,把球员的助攻、抢断数据跟产品特性挂钩。有网友弹幕直呼:「好家伙,看个球还被科普了生理知识!」这种出其不意的内容植入,可比传统广告位投放有意思多了。
更绝的是中场休息的「杜蕾斯战术板」环节,用产品摆出战术示意图。你别说,这安全套组成的联防阵型,还真把专业解说都整乐了。这种打破次元壁的互动设计,既维持了直播趣味性,又让品牌记忆点疯狂输出。
现在年轻人啊,最烦的就是说教式广告。杜蕾斯这次算是摸准了脉——数据显示Z世代对趣味化品牌的好感度是传统品牌的2.3倍。他们不介意品牌玩梗,但必须玩得高级、玩得有共鸣。
比如总决赛那天的「双倍保护」主题宣传,既暗指球队的防守策略,又带出产品卖点。这种一语双关的创意,让观众自发在社交媒体玩起接龙创作。品牌方要的就是这种UGC传播,可比买热搜划算多了!
这波合作给行业打了个样:体育IP的商业价值开发,早就不止于球衣广告和场地冠名了。现在讲究的是「内容即广告,互动即转化」。数据显示,本次合作期间杜蕾斯官网18-25岁访问者占比直接从32%飙到51%,这年轻化效果杠杠的。
要说有啥启示?就是品牌得学会「藏在内容里做营销」。就像吃重庆火锅,底料味道融进每片毛肚里,观众在享受比赛的同时,不知不觉就把品牌信息吃进去了。下次要是看到其他品牌在直播间整新活,咱们可千万别惊讶喽!
这场篮球与创意的跨界狂欢,说到底赢在「懂年轻人、会玩场景、敢做创新」这十二字真经。下次看腾讯NBA直播时,记得留意这些藏在比分牌后的营销智慧,说不定能给你自家品牌运营打开新思路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