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关于「央视是否该恢复NBA直播」的讨论在体育圈炸开了锅。自从2019年停播风波后,国内观众只能在腾讯体育等平台看比赛,但**超过1.2亿核心篮球迷**始终期待央视这个「老伙计」能重拾转播权。随着NBA与中国市场关系回暖,这件事儿到底能不能成?咱们今天掰开揉碎了聊。
你打开微博热搜瞅瞅,#央视快播NBA吧#的话题阅读量都破3亿了!特别是上个月总决赛期间,不少老球迷在评论区直叹气:「以前全家围坐央视看姚明的日子多带劲,现在用手机看总觉得缺点味儿。」
说白了,这不仅仅是情怀问题。腾讯体育的付费会员制虽然方便年轻群体,但**中老年观众和二三线城市用户**的操作门槛明显更高。就像东北张大爷说的:「咱就习惯按遥控器换台,整那些APP扫码付费太费劲!」
NBA中国区去年公布的财报显示,国内赛事相关广告市场规模已经突破25亿。但有意思的是,蒙牛、李宁这些金主爸爸的广告投放,有60%都集中在传统电视渠道。为啥?因为**家庭客厅场景的广告渗透率比移动端高出2.3倍**!
举个实在例子:2018年央视转播勇士队比赛时,中场休息的广告位能卖到每分钟180万。要是现在重启转播,光是季后赛阶段的广告收益,估计就能给央视带来超过8000万的进账。这买卖,搁谁不得仔细掂量掂量?
有些朋友担心央视的转播质量跟不上,这您可多虑了。去年冬奥会8K超高清试播成功,演播室还整上了AR虚拟战术板。NBA那边也够意思,今年刚官宣要给所有球队安装智能追踪摄像头,这技术配上央视的解说天团,杨健老师那句「苍了天了」的招牌解说,不得把比赛氛围推上新高?
不过话说回来,真要重启转播,版权费这块可得好好谈判。2015年腾讯砸5年15亿美金拿下独家版权的操作,现在看确实有点「壕无人性」。但央视要是能联合地方台搞个联合采购,既分摊成本又能保证覆盖范围,这不比单打独斗强?
还记得2002年姚明登陆NBA时,央视收视率直接飙到8.7%吗?那时候每周末的NBA转播,可是实实在在的**中美文化纽带**。现在虽然国际形势复杂,但体育交流这块「压舱石」反而更重要。
今年全明星赛期间,NBA总裁萧华在采访里特意提到:「中国有20万个篮球场,比美国还多5万个。」这数据摆出来,明眼人都懂背后的市场潜力。要是央视能抓住这个契机,说不定能带动整个篮球产业链的二次爆发。
说到底,球迷们等的就是个「爷青回」的机会。现在万事俱备,就看央视能不能把这股东风借好了。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