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体育迷的你,是不是也纳闷过:央视五套连南极企鹅打冰球都能直播,咋就不播英超呢?这事儿其实藏着版权博弈、政策考量和新媒体冲击三重门道。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聊聊,带你看懂这背后的"足球生意经"。
先说最直接的——钱!英超海外版权费年年翻跟头,2022-2025赛季中国大陆独家转播权被咪咕、爱奇艺联手以5.23亿美元拿下。这啥概念?相当于每天睁眼就要烧掉300万人民币!央视作为"国家队",花纳税人的钱得精打细算。
对比下:中超版权年均才10亿人民币,欧冠打包价更划算。央视体育频道主任去年就说过:"我们更看重赛事传播的普惠性"。说白了,英超这价格够买5个CBA联赛转播权,换你当台长也得掂量掂量。
英超比赛多在北京时间凌晨开踢,这和央视的"收视密码"严重冲突。想想看,晚上7点半的黄金档,放着《新闻联播》不播,转播足球赛?地方台都不敢这么玩。
更别说周末早场的比赛了——周六晚7点正是央视综艺扎堆的时段。《星光大道》《挑战不可能》这些王牌节目,哪个的广告价值不比英超高?前年有内部人士透露:"英超的时段就像鸡肋,食之无肉弃之可惜"。
现在看球早就不靠电视机了。抖音能免费看集锦,咪咕有詹俊张路的专业解说,就连餐馆老板都能用手机投屏看直播。央视要是真买了英超,可能落得个花钱赚吆喝的下场。
举个活例子:2020年央视短暂播过英超,结果收视率还没《天下足球》高。反倒是新媒体平台,靠着弹幕互动、多机位视角,把年轻观众都圈走了。这就像你去菜市场买活鱼,结果发现家家都在卖预制菜,你说憋屈不憋屈?
最后这层窗户纸得轻轻捅——国际赛事转播从来不只是商业行为。央视作为国家喉舌,承担着宣传本土赛事、塑造体育强国的任务。你看中超、CBA、排超这些国内联赛,哪年不是央视重点照顾对象?
再说深点,英超某些俱乐部股东背景复杂,像纽卡斯尔联队背后是沙特主权基金。这种敏感关系,放在国家媒体平台转播,难免要多几分考量。倒不是说不能播,但肯定要比商业平台多过几道筛子。
说到底,央视不播英超就像老字号不卖网红奶茶——不是买不起原料,而是要守住自己的招牌味道。咱们球迷也甭着急,现在打开手机就能看詹俊妙语连珠,还能发弹幕吐槽越位判罚,这不比守着电视机香多了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