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直播电商的火爆发展,越来越多的体育品牌开始与主播合作带货。这份合作协议到底该怎么拟定才能既保障双方权益,又不让条款显得冷冰冰?咱们今天就来掰扯掰扯,看看这份协议里藏着哪些门道。
先说最核心的直播场次和时间安排,这可不是随便写个"每月4场"就完事的。得具体到每周几、几点开播,要是碰上双十一这种大促节点,还得单独约定加播条款。我见过有协议写着"根据市场需求调整",结果品牌方临时要求主播连播三天,这不是坑人吗?
这里最容易扯皮的就是分成比例和结算周期。建议采用阶梯式分成:基础坑位费+销售额提成。比如5万以下提8%,5-10万提10%,超过10万的部分提12%。结算周期最好别超过7个工作日,现在有些平台数据都是实时更新的,拖着不结款容易伤感情。
特别提醒注意退货率约定!去年有个案例,主播卖出200万的货,结果退货率高达40%,品牌方硬要扣20%的服务费。所以协议里必须写明退货率超过多少要重新核算收益,这个红线建议设在行业平均值的1.2倍左右。
说到违约责任,有个容易忽略的点是样品处理。去年某运动品牌就吃了亏,主播用完后把样品挂二手平台卖了。协议里得写明样品归属和使用限制,最好约定直播后15天内寄回或就地销毁。
聪明的商家都会加上优先续约权和联名产品开发条款。比如某瑜伽裤品牌和主播合作开发限量款,单场销售额直接破千万。还要注意肖像权使用范围,直播切片能不能用于其他渠道宣传,这些都要白纸黑字写明白。
最后提醒各位老板,签协议前务必核对主播账号权属!去年曝出过MCN机构用员工账号签约,结果主播离职带不走账号的糟心事。合作协议既要专业严谨,又要保留人情味的协商空间,这样才能实现品牌和主播的双赢嘛!
上一篇: espn体育频道在线直播F1
下一篇: 咪咕体育直播山东对新疆CB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