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资深英超迷,每次赛季开始前最关心的就是「央视到底播不播英超」。2018年这事儿闹得特别热闹,当时转播权争夺战堪比英超争冠战局,各路平台杀红了眼。咱们今天就来唠明白这段历史,顺便扒一扒背后的行业门道。
老铁们可能还记得,2016年乐视体育刚砸下27亿天价拿下英超版权,结果第二年就暴雷跑路。这时候央视要是接盘,本该顺理成章... 但是!2018赛季开打前,CCTV5节目表愣是没见着英超踪影。
这里头藏着个关键转折点:英超联盟把中国大陆地区的独家转播权拆成了「电视+新媒体」两个包。您猜怎么着?当时央视和新英体育谈判时,因为价格没谈拢,最后被PP体育(也就是现在的苏宁体育)截胡,打包价直接干到了7.21亿美元的天价。
更绝的是,英超当时要求必须保证每周有至少1场免费直播。央视这边既不想掏太多银子,又嫌转播场次受限制,最后直接退出了谈判桌。所以说啊,不是央视不想播,实在是商业游戏玩不转了。
那年头打开手机看球突然成了新潮流,PPTV(PP体育前身)直接祭出「全场次直播」的王炸。您还记得不?光是曼联对热刺那场焦点战,手机端观看量直接飙到2800万,比电视时代翻了好几番。
不过新媒体也有闹心的时候——会员体系整得花里胡哨。普通场次要买「球队通」,强强对话还得单场付费。有球迷吐槽:「看个球比炒股还费钱!」但不可否认的是,1080P高清画质+多语解说+实时数据这些新功能,确实让观赛体验上了好几个台阶。
这里插播个冷知识:其实腾讯体育当时也想来分杯羹,但被PP体育的报价吓退了。现在回头看,当年那些烧钱大战,倒是给现在爱优腾的体育布局埋下了伏笔。
央视不播了,可广东体育、五星体育这些地方台突然支棱起来了!他们从新媒体平台手里买「二次转播权」,每周能播个两三场。特别是粤语解说场次,简直成了大湾区球迷的救命稻草。
不过最骚的操作还得数「技术流球迷」——有人翻墙看海外直播,有人找民间解说,还有人直接杀到赌球网站看免费信号(当然这个咱可不提倡)。记得当时贴吧里流行一句话:「条条大路通英超,就看你会不会抄近道」,这话现在想想还挺唏嘘的。
2018年这场转播权大战,直接改写了中国体育媒体的版图。现在回头看,有三大后遗症:①版权泡沫被戳破,天价合同难再现 ②付费观赛成主流,白嫖时代终结 ③多平台分流成常态,球迷得装七八个APP。
不过也有好事儿——现在央视开始玩「版权共享」了,比如和咪咕合作转播世界杯。说不定哪天英超也能通过这种模式重回央视,毕竟大屏看球的感觉,手机可比不了啊!
最后给个实用建议:现在看英超还是认准爱奇艺体育、咪咕视频这些正规渠道。那些「免费高清」的野鸡网站,说不定啥时候就给你弹出不可描述的小广告,看球嘛,还是安全第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