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说NBA在国内突然消失这事儿,咱们得掰开揉碎了聊。从2019年莫雷事件引发的连锁反应,到后来央视停播、腾讯接手独家转播权,中间夹杂着天价版权费、商业博弈,还有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政治敏感线。今儿咱们就顺着时间线,把这事儿的前因后果理个明白。
这事儿得从2015年说起,当时腾讯体育甩出5年5亿美元的合同,硬生生从新浪手里抢走转播权。嚯!那时候球迷们还在讨论"会员制"划不划算呢,谁想到2020年续约时,价格直接飙到15亿美元!
举个栗子🌰,当年腾讯买英超版权才2亿多美元,现在光NBA就要15亿。说白了就是赌中国篮球市场的潜力,毕竟咱们这儿的球迷基数摆在那儿。但疫情这黑天鹅一来,广告收入直接腰斩,你说这买卖还怎么玩得转?
2019年10月那条要命的推特,火箭队总经理莫雷估计肠子都悔青了。这事儿就像捅了马蜂窝,央视当时就宣布暂停转播,二十多家赞助商连夜撤资。最狠的是李宁,直接终止了和NBA的10年合约。
这里头有个关键点:政治红线碰不得!NBA虽然后来多次道歉,但那份声明里始终避谈"主权问题"。就像咱们常说的"原则问题不能让步",这事儿直接导致NBA在国内的舆论环境彻底变天。
现在打开腾讯体育APP,你会发现NBA比赛要开"球队通"才能看。普通会员?只能看文字直播!这骚操作背后其实是成本转嫁的逻辑——平台把压力转嫁给铁杆球迷。
再说说央视这边,自从2020年复播了几场总决赛后,现在基本处于"半放弃"状态。有内部消息说,台里领导对NBA的态度就是"不主动、不拒绝、不负责"。你品,你细品!
眼下这个局,说穿了就是多方博弈的僵持状态。NBA想要中国市场,又不想放弃言论自由的人设;国内平台要赚钱,又得顾及政策风险。
不过最近有个新动向📈,咪咕视频开始试水NBA转播了!虽然场次不多,但至少说明市场正在寻找平衡点。说不定哪天,咱们又能在家喝着啤酒看免费直播了呢?
说到底,商业体育永远绕不开政治和资本这两座大山。作为普通球迷,咱们能做的就是保持关注,毕竟篮球的魅力不会因为转播渠道改变而消失。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