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国内英超直播突然停摆,这事儿在球迷圈炸开了锅。咱们今天就来掰扯掰扯背后的门道——从版权费暴涨到政策收紧,再到平台战略转型,这个看似简单的停播动作,实际上牵扯着整个体育产业的神经末梢。
英超转播权价格这些年就跟坐了火箭似的,2010年新英体育买断时每年才1600万美元,到2019年PP体育直接砸出7.21亿美元/3年。可您猜怎么着?今年谈判桌上英超联盟开口就要翻倍价码,这谁顶得住啊!
各家平台现在心里都门儿清:
• 花大钱买独家可能血本无归(参考乐视体育暴雷)
• 会员收费模式在国内根本跑不通
• 广告收入连服务器费用都裹不住
更绝的是,英超联赛把中国大陆市场和港澳地区的转播权分开拍卖,这不明摆着要薅两茬羊毛么?要我说啊,这帮老外是真把咱当冤大头了。
自从2014年46号文件出台,体育产业看似迎来春天,实则暗藏玄机。最近总局新规要求:外籍解说员必须持证上岗、直播画面不得出现博彩广告,英超转播商那些擦边球玩法全被堵死了。
举个栗子🌰:
原先平台靠虚拟广告替换技术能赚外快,现在连球场边的啤酒广告都得打码。更狠的是,解说团队里但凡有个没普通话甲级证书的老外,整个直播都得黄。
这些条条框框卡下来,转播成本蹭蹭往上涨。有平台算过账,合规改造费用比版权费还高,这买卖换谁都得掂量掂量。
现在打开微博,遍地都是哀嚎的段子:"我充的年会员是买了个寂寞?"、"看个球还得翻墙当间谍"。但说句实在话,真铁杆球迷早就在盗播链接和VPN之间反复横跳了。
数据不会骗人:
• 付费用户转化率常年卡在3%以下
• 单场直播平均观看时长从90分钟暴跌到27分钟
• 短视频平台英超集锦播放量反超直播平台
您说这届观众不行?要我看啊,是咱们的观赛习惯被短视频养刁了。现在年轻人宁可在抖音看哈兰德五佳球,也不愿守着电视看完整场。
这事儿要破局,关键得打组合拳。首先得学学NBA的本土化战略,人家能把新春贺岁赛办得比春晚还热闹;其次要搞分级转播,免费场次引流,焦点战收费;最重要的是得培养自有IP赛事,总指着洋和尚念经可不是长久之计。
最近发现个有意思的现象:
中超联赛抖音直播单场观看量居然破5000万了!这说明啥?接地气的本土赛事+零门槛观看才是王道。要是能把这股劲儿使到英超运营上,指不定能趟出新路子。
各位老铁怎么看?您觉得英超还能重回中国荧幕吗?咱评论区唠五毛钱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