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不少老铁发现,央视和腾讯体育的NBA直播说停就停,连个预告都没有。这事儿背后啊,可不止是“打个球”那么简单——从政治风波到商业博弈,再到用户习惯的转变,咱今天就来唠个透彻!
要说这事儿得先提2019年那个“要命”的推特。当时火箭队总经理莫雷支持香港暴乱,好家伙,直接捅了马蜂窝!央视当时就甩出硬核操作——停播所有火箭队比赛,连带整个NBA都遭殃。
这里头有个关键点:**NBA夹在政治立场和商业利益之间左右横跳**。肖华嘴上说着“尊重中国主权”,行动上却搞暧昧,整得咱们观众心里膈应。现在中美关系紧张的大背景下,这种敏感操作就像踩钢丝,稍不留神就翻车!
您知道腾讯为了NBA转播权砸了多少钱吗?15亿美元!就这价格还是打了折的。但这两年观众付费意愿下滑,广告商也缩水,妥妥的赔本赚吆喝。
更绝的是**CBA、中超这些本土赛事突然支棱起来了**!就说CBA总决赛吧,收视率直接干到2.89%,比某些NBA常规赛还高。品牌方现在学精了,与其花大钱押宝NBA,不如投国内赛事——既安全又能带动本土情怀,这账算得多明白!
现在年轻人看球早就不一样了!刷个抖音看10秒绝杀集锦,追着张镇麟、郭艾伦这些本土球星喊“老公”——谁还守着电视看全场啊?
数据显示,**NBA中国区移动端用户3年掉了28%**,反倒是CBA短视频播放量涨了快3倍。说白了,看NBA还得熬夜伤肝,看CBA下班路上刷手机就能追星,这体验差得不是一星半点!
这事儿给体育产业敲了个响钟:**内容平台得跟着用户习惯转型**,光砸钱买版权的老套路玩不转了!就像咱东北人说的,“别总惦记着满汉全席,整点接地气的小鸡炖蘑菇更招人待见”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