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NBA全明星周末的灌篮大赛,堪称近年来最具话题性的对决。新秀丹尼斯·史密斯、多诺万·米切尔与小拉里·南斯的强强碰撞,加上维克多·奥拉迪波的爆冷出局,让这场空中盛宴充满戏剧性。本文带你重温比赛高光时刻,揭秘选手幕后准备,分析评委打分争议,更有超清回放资源获取方式,老铁们赶紧收藏!
这届大赛最带劲的看点,就是选手背景的"反差萌"。先说多诺万·米切尔,这哥们儿当时还是个菜鸟,但爵士队早就把他当核心培养。他赛前放话要致敬卡特经典扣篮,结果...嘿嘿,咱们后面细说。
另一边的小拉里·南斯,那可是继承了老爸的衣钵——老南斯是初代灌篮王。这小子身高臂长,扣篮动作自带复古滤镜。不过最让人意外的还是丹尼斯·史密斯,这小伙子垂直弹跳117cm,比巅峰罗斯还高!当时解说直接喊出"地表最强弹簧人"。
虽然节目单上写着四个参赛者,但实际到场只有三位。维克多·奥拉迪波赛前突然宣布退赛,官方说法是膝盖不适,但坊间传闻这哥们儿压根没准备好动作。要说真正的大黑马,必须是哈米杜·迪亚洛——这名字现在听着耳熟吧?当年他可是顶着发展联盟球员身份空降赛场。
重点来了!迪亚洛的成名作"飞越奥尼尔",你们还记得吗?当时他特意找来2米16的沙奎尔·奥尼尔当道具,全场观众都以为要玩胯下换手。结果这小子直接腾空飞过,右手把球砸进篮筐。慢镜头回放显示,他脑袋都快碰到篮筐了!这个动作直接拿下当晚首个满分,评委肯尼·史密斯直接甩出那句经典解说:"这TM才是灌篮大赛该有的样子!"
说到评委,这届阵容绝对豪华——朱利叶斯·欧文、威尔金斯这些上古大神坐镇。但最引发口水战的,是小南斯那个"双球换手扣篮"。第一次尝试失败后,第二次明显高度不够,可裁判还是给了49分。当时直播弹幕直接炸锅:"这放水也太明显了吧?""情怀分不能这么加啊!"
不过话说回来,灌篮大赛的评分标准向来玄学。要论动作难度,丹尼斯·史密斯那个转体540度扣篮绝对够狠;但要说现场效果,还是迪亚洛的"电话亭扣篮"更抓眼球——这货居然把手机支架装在篮板上,扣完当场视频连线家人,这波操作属实把商业价值玩明白了。
别被选手们的即兴表现骗了!后来采访爆出,迪亚洛那个飞越奥尼尔的创意,提前两个月就开始策划。道具组专门定制了可拆卸篮架,奥尼尔本人更是提前三天到现场彩排走位。最绝的是,为了防止意外,工作人员在奥尼尔肩膀处藏了海绵垫——难怪这老哥被飞越时笑得像个200斤的孩子。
再说说米切尔那个争议动作。他本想复刻卡特2000年的"挂臂扣篮",结果试了三次都失败。后来自己爆料,赛前根本没练这个动作,纯属临时起意。要我说啊,年轻人还是太冲动,这种高难度动作哪能现场硬刚?不过这种"玩的就是心跳"的劲儿,倒真把现场气氛推到高潮。
2018年这场大赛最大的贡献,就是打破了"暴力美学"的单一审美。迪亚洛证明道具运用和故事情节同样重要,小南斯把复古风玩出新花样,米切尔则展示了失败动作的另类魅力。现在回头看,这届比赛就像个分水岭——之后的灌篮大赛越来越强调"秀"的概念,选手们开始带舞蹈团队进场,甚至搞起AR特效。
最后给想找高清资源的老铁支个招:NBA官网有付费4K版本,嫌麻烦的可以去B站搜"2018灌篮大赛修复版",有阿婆主做了慢动作解析。话说回来,你们觉得要是巅峰卡特来参加这届比赛,能拿冠军不?评论区唠起来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