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位老铁们,今天咱们来唠唠NBA和中国这段"跨国恋"的起点。要说现在年轻人看NBA直播跟喝水似的,但您知道吗?当年为了看场正版比赛,那可比现在追世界杯还稀罕!今儿咱就掰扯清楚这段历史,保证让您听完直拍大腿:"原来篮球是这么打进中国的!"
时间倒回1986年,北京城的老少爷们还在追着《霍元甲》看呢,央视体育部突然搞了波骚操作——他们用一盒从卫星信号录下来的录像带,播了场1985年NBA总决赛第六场。哎呦喂!这可比乔丹进联盟还早一年呐!
这盘录像带的来历可讲究:当时央视刚和亚广联签了转播协议,但压根没打算播篮球。还是体育部几个年轻编导偷摸截了卫星信号,硬是剪出个精华版。您猜怎么着?**当天收视率直接爆表**!观众热线被打爆,全在问"这黑人大高个儿咋这么能蹦跶?"
要说真正让NBA落地生根的,还得数1989年那个大雪天。NBA总裁斯特恩揣着录像带,在央视传达室足足等了仨钟头。这事儿后来被球迷戏称为"现代篮球版三顾茅庐"。
当年谈判可有意思了:央视开口就要免费转播权,斯特恩咬咬牙说"行!只要贴我们广告"。结果您猜签的啥合同?白纸黑字写着"每年向央视提供20小时免费节目"!现在看这买卖简直血亏,但人家斯特恩眼光毒啊——他盯准的是中国这个12亿人的超级市场。
1994年2月12日大年初三,央视终于搞了次真正意义上的直播。不过这场火箭vs国王的比赛,现在回看真是"菜鸡互啄"——奥拉朱旺还在火箭当光杆司令,国王那边最出名的球员叫斯伯丁(对!就是篮球牌子那个斯伯丁)。
但您可别小看这次转播!**孙正平老师那声"观众朋友们早上好"**,直接开启了中国篮球迷的"美国作息"。当时解说还有个名场面:斯伯丁扣篮把篮筐拽歪了,解说急得直喊"这筐子得赔钱吧?"
早年间中国观众看NBA就跟看天书似的。有观众写信问:"为啥黑人球员能摸篮筐?是不是鞋底装了弹簧?"更搞笑的是,当年解说得专门解释"24秒违例",因为大伙儿都觉得"拿球不进攻你搁这儿养生呢?"
转折点出现在乔丹时代。1997年总决赛第五场,央视破天荒直播了"流感之战"。第二天全国学校篮球场挤满模仿吐舌头的小孩,体育老师直摇头:"这帮崽子,学乔丹吐舌头比做广播操还标准!"
要说NBA这波操作多成功?2002年姚明当选状元时,上海弄堂里的大彩电都是通宵亮着的。后来腾讯5年5亿美元拿下转播权,那价格比斯特恩当年白送的转播权翻了百万倍!
更绝的是**CBA联赛跟着沾了光**。当年八一队比赛解说都爱说"咱们的刘玉栋,那就是中国版巴克利!"您还别说,这招真管用——90年代CBA上座率愣是翻了三番。
站在2023年回看,不得不佩服斯特恩的深谋远虑。现在中国篮球市场每年创造超40亿美元产值,NBA官方账号在微博有7000万粉丝,比美国总人口两成还多!所以说啊,当年那盘录像带,真真是给中国球迷种下了篮球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