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NBA选秀堪称近十年最具戏剧性的"新秀大年",东契奇、特雷·杨、艾顿等球员如今已成长为联盟顶梁柱。这场改变多支球队命运的选秀夜直播,不仅诞生了MVP候选人,更上演了改变联盟版图的惊天交易。让我们穿越回那个充满悬念的夜晚,看看这些年轻面孔如何用五年时间完成从"菜鸟"到"超巨"的蜕变。
记得当时媒体铺天盖地都是"三大状元热门"的讨论:来自亚利桑那大学的德安德烈·艾顿,号称拥有奥尼尔身材+加内特技术的独角兽中锋;欧洲联赛大杀四方的卢卡·东契奇,这个19岁的斯洛文尼亚小子刚包揽欧冠MVP+最佳新秀;杜克大学的马文·巴格利三世,他的弹跳高度让球探们直呼"看到年轻KG的影子"。
不过质疑声也不绝于耳:"艾顿防守端会不会成为漏勺?""东契奇的横移速度能适应NBA节奏吗?""巴格利的投篮姿势太别扭了吧?"更有趣的是,原本预测前五顺位的小迈克尔·波特因为腰伤警报,选秀行情直接跌到14顺位——这个隐患后来确实困扰了他整个职业生涯。
当亚当·肖华宣布太阳用状元签选中艾顿时,现场爆发出理解的掌声。但接下来老鹰与独行侠的"神操作"直接引爆社交媒体——老鹰用探花签摘走东契奇后,转手就与独行侠达成交易,换来五号秀特雷·杨+2019年首轮签。这个决定当时被球迷骂上热搜:"老鹰管理层脑袋被门夹了?居然放走欧洲天才!"
现在看来这简直是双赢交易的教科书案例:**东契奇在达拉斯成长为MVP候选人,特雷·杨则带领老鹰杀入东决**。而手握榜眼签的国王选择巴格利三世,错过东契奇的操作至今仍是萨克拉门托球迷的意难平。
东契奇的新秀年简直像开挂——场均21.2分7.8篮板6助攻,成为继奥斯卡·罗伯特森后首位20+5+5新秀。但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关键时刻的大心脏表现,对阵火箭的压哨绝杀直接让主场球迷喊出"MVP"呼声。
相比之下,特雷·杨开局就遭遇"新秀墙",前两个月命中率惨不忍睹。但全明星赛后突然觉醒,用一记记超远三分完成自我救赎。而状元艾顿则稳定贡献16.3分10.3篮板,但太阳18胜64负的惨淡战绩让他的数据显得黯淡无光。
时间来到2023年,这届新秀的成长轨迹完全超出预期:**东契奇4次入选最佳一阵,特雷·杨带队创造黑马奇迹,就连次轮秀布伦森都拿下了亿元合同**。原本被看好的艾顿虽然随太阳打进总决赛,却因"软蛋"争议始终未能跻身顶级中锋行列。
最励志的当属掘金捡漏的小波特,这个曾经的"玻璃人"在2023年总决赛大放异彩,用精准三分帮助球队夺冠。而雷霆用21顺位选中的吉尔杰斯-亚历山大,经过雷霆实验室的改造,已然进化成场均30+的超级得分手。
回看2018选秀,有三个深刻启示:首先,**国际球员的成材率惊人**,前10顺位中有4位国际球员,全部打出身价;其次,球队培养体系决定新秀上限,独行侠围绕东契奇打造的阵容就比太阳使用艾顿的方式聪明得多;最后,医疗评估至关重要,小波特的腰伤隐患和波特兰放弃东契奇的决策失误,至今仍是反面教材。
这届选秀最令人唏嘘的,或许是那些"本该成为"的故事:如果国王选了东契奇,如果太阳用状元签赌东契奇,如果尼克斯没有错过布伦森...但正是这些遗憾与惊喜的交织,让NBA永远充满魅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