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说央视和NBA的转播故事,那可真是跌宕起伏!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每天滚动播出的赛事集锦,到2019年因莫雷事件突然停播,再到2020年总决赛的破冰回归,这场跨越大洋的体育转播博弈,完美诠释了啥叫"没有永远的敌人,只有永远的利益"。今天咱就掰开了揉碎了,聊聊这段让全国篮球迷揪心又惊喜的转播往事。
记得小时候守着CCTV5看姚明比赛的日子吗?2002年姚明登陆NBA后,央视每周转播场次直接翻倍,巅峰时期单赛季能播70多场。那会儿每到周末,家家户户的电视里都是此起彼伏的篮球解说声。
但2019年10月5日,火箭队总经理莫雷那条作死的涉港推特,就像往油锅里泼凉水——直接炸了锅。央视当天就宣布暂停转播,各大赞助商连夜撤广告,NBA在中国市场遭遇了史诗级寒流。这事儿闹得,连街边卖煎饼的大爷都知道:"NBA要凉凉喽!"
就在大伙儿以为要彻底说拜拜的时候,2020年10月10日这个日子成了转折点。央视突然官宣直播NBA总决赛第五场,虽然官方说法是"满足球迷需求",但明眼人都懂——这背后是中美关系微妙的缓和信号。
当时转播还有个细节特别有意思:解说全程避谈"NBA"三个字,只说"美国职业篮球联赛"。广告时段更是魔幻,本该插播广告的时间段,硬是播了整整5分钟的抗疫宣传片。这波操作,既保住了面子,又赚到了里子。
说句掏心窝子的话,停播那15个月,双方都损失惨重。NBA每年少赚近4亿美元,央视也丢了篮球赛事这块金字招牌。更惨的是地方体育频道,有业内人士透露,某省级台因为停播NBA,黄金时段的广告收入直接腰斩。
复播后的商业策略也值得玩味。央视现在转播场次控制在每周2-3场,重点聚焦湖人、勇士这些流量大队。去年库里破三分纪录那场,收视率飙到同时段第一,把台里领导乐得直拍大腿:"这波流量蹭得值!"
现在最让球迷操心的就三件事:①明年转播权还续不续约?②腾讯体育的独家协议到期后会不会有变数?③啥时候能恢复疫情前的转播规模?
据小道消息,NBA总部最近在深圳设立了新办公室,明显是要加强中国市场的本地化运营。腾讯那边也不含糊,去年光是会员收入就收了小20亿。现在这局面,像极了两个高手在掰手腕——央视有政策优势,腾讯握用户基数,最后到底谁能主导市场,还真说不准。
说到底,体育永远离不开大环境。就像那句老话说的:"篮球是圆的,什么都有可能发生。"咱们普通球迷就盼着能安心看球,别让那些场外的破事儿搅和了精彩的比赛。您说是不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