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从2019年莫雷事件后,CCTV突然掐断NBA转播,至今没恢复。这事儿就像突然断更的电视剧,让老球迷们抓心挠肝。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聊聊,为啥央视宁愿放弃这块流量大蛋糕?背后藏着文化差异、天价转播费、还有中美关系的微妙博弈。准备好瓜子饮料,咱们这就开唠!
2019年火箭队前总经理莫雷那条涉港推特,就像往油锅里泼凉水——直接炸锅了。央视当晚就发声明暂停转播,这反应速度比篮球快攻还利索。说白了,在**国家主权问题**上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。这事儿可不只是体育圈的事儿,你看看当时外交部发言人都出来表态了,就知道严重性了。
不过有个细节可能大家没注意,其实早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,NBA就想把直播权价格翻三倍,那时候央视就差点掀桌子。所以说啊,这次停播也算新仇旧恨一起算了。
现在NBA中国区转播权涨到5年15亿美元,这数字啥概念?相当于每天要烧掉82万人民币!腾讯体育敢接这个盘,人家有会员付费和广告撑着。但央视作为国家媒体,总不能天天在比赛间隙插播"羊羊羊"广告吧?
再说个冷知识:2015年腾讯签的第一个5年合约才5亿美元,现在直接翻三倍。NBA这是把中国市场当提款机了,可咱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啊!
看NBA的朋友应该注意到,球员现在经常在采访里聊LGBT、种族歧视这些敏感话题。就像上个月勇士队格林又在更衣室大谈政治,这要真在央视播了,导播得疯了一样找消音按钮。
更别说那些纹身满身的球星了,按照咱们的播出标准,每次镜头都得打马赛克的话,观众看比赛就跟玩"猜猜我是谁"似的。这种**文化隔阂**不是说消除就能消除的,就像四川火锅非要做成甜口的,那还叫火锅吗?
别看现在腾讯独揽转播权,其实阿里、字节跳动都偷偷伸过橄榄枝。去年咪咕体育突然杀出来买下部分场次,说明什么?市场在重新洗牌!央视这时候要是回来掺和,等于自己打脸不说,还得跟这些互联网大厂拼烧钱,怎么算都不划算。
而且现在年轻人都在手机上看比赛,电视开机率年年下滑。有数据显示,2022年NBA总决赛的电视观众比2019年少了40%,但网络直播涨了120%。这趋势明摆着告诉央视:时代变了!
最近NBA新总裁萧华开始打感情牌,又是春节贺岁片,又是给中国灾区捐款。但要我说,这跟追姑娘一个道理——伤了人心再送玫瑰花,总感觉差点意思。除非出现三种转机:中美关系明显回暖、NBA彻底清理涉政言论、或者转播权价格腰斩,否则短期内基本没戏。
不过话说回来,现在咱们自己的CBA越办越好看,王哲林、郭艾伦这些本土球星也争气。就像老话说的,"没有你张屠户,还吃不了带毛猪了?"
说到底,CCTV不播NBA这事儿,既是偶然也是必然。体育从来不只是体育,它就像面镜子,照出的是国家实力、文化话语权的博弈。作为普通观众,咱们该吃吃该喝喝,手机里下个腾讯体育,照样能看詹姆斯暴扣,你说是不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