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央视五套不直播NBA的消息让球迷炸开了锅——这已经是连续第三年没在黄金时段看到詹姆斯、库里们的比赛了。这事儿说来话长,既有商业博弈的弯弯绕绕,也藏着体育产业转型的大趋势。咱们今天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,从15亿美金的版权天价,到球迷凌晨蹲守手机直播的无奈,再到腾讯咪咕们的强势崛起,看看这场「消失的转播」背后到底藏着哪些门道。
要说这事儿啊,得从2019年那个火箭队经理的争议言论说起。当年莫雷那条推特就像捅了马蜂窝,直接把NBA在中国市场的收视率腰斩。但真正让央视彻底停播的,还是2020年那份要价15亿美金的续约合同——这可比之前5年5亿美元的价格翻了整整三倍!
央视体育频道的老王编导私下说过:「现在电视开机率年年下滑,广告商都盯着网络平台砸钱。花这么多钱买NBA,可能连本都收不回来。」说白了,传统电视台和新媒体平台的流量战争,在这儿打了个死结。加上这两年咱们自己的CBA、中超联赛越办越红火,央视自然要把资源往本土赛事倾斜。
别看央视不播了,球迷们的热情可没减退。数据显示,去年NBA总决赛期间,腾讯体育的直播间峰值人数突破8000万,比2019年还涨了12%。尤其是95后、00后这群「手机原生代」,早就习惯了捧着手机看比赛。
「现在谁还守着电视啊?」在北京朝阳区某篮球馆,穿着库里球衣的小张边运球边说,「腾讯体育的会员我买了三年,不仅能看原声解说,还能随时看精彩回放。就是有时候关键比赛要收费,得和室友拼个会员。」说到这儿他挠挠头,「不过凌晨三点的比赛确实熬人,上周看湖人打勇士,第二天上班差点睡着。」
这场转播权争夺战里,腾讯体育和咪咕视频打得那叫一个热闹。腾讯手握独家网络直播权,每年会员费就能收20多个亿;咪咕靠着5G+4K的超清画质疯狂吸粉;就连快手、抖音也来分杯羹,搞起了赛事短视频直播。
不过最绝的还是地方台——广东体育频道去年悄悄买了单队通版权,专门转播有易建联的篮网队比赛。用他们总监的话说:「这叫精准投放,广东球迷就爱看自家孩子打球。」
现在NBA总裁萧华急得直跳脚,去年中国市场的收入暴跌37%,球星代言的国产运动品牌也跑了大半。最近他们搞了个「篮球大篷车」线下活动,在上海、成都这些篮球氛围浓的城市巡回,还请了退役球星来互动。
体育产业专家李教授分析:「NBA想在中国市场翻盘,光靠情怀不行。得学英超搞社区运营,把青训体系建起来,再和本土赛事形成互补。」据说姚明正在推动NBA和CBA的教练交流计划,这招要是成了,说不定能打开新局面。
说到底,央视不播NBA这事儿,既是商业选择,也是时代必然。就像当年录像厅被网络视频取代一样,观众在哪,赛场就在哪。说不定再过几年,咱们戴着VR眼镜看360度全景直播,还会怀念现在捧着手机蹲直播的日子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