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超新赛季开打,爱棋艺突然“断粮”引发球迷集体蒙圈。作为曾经的赛事转播大户,这次版权流失背后藏着行业洗牌、用户争夺的深水炸弹。咱今天不光要扒一扒这波操作为啥让铁粉炸锅,还要给大伙指条明路——没英超的日子到底该咋过?
这事儿得从去年底版权大战说起。当时英超在大陆地区的转播权到期,各家平台杀红了眼——腾讯体育直接掏出5年25亿美金的超级合同,咪咕视频则把4K+VR技术当杀手锏。反观爱奇艺,上半年财报显示内容采购预算砍了18%,明显在收缩战线。
有内部人士透露,爱奇艺其实参与了竞价,但高层评估后发现:英超用户和平台现有会员重叠度不到30%。换句话说,砸钱买版权可能带不来足够的新会员。再加上今年重点押注自制剧和综艺,体育板块自然成了被牺牲的“炮灰”。
打开微博超话,凌晨三点还在刷屏的英超迷们彻底破防了。“刚续的年度会员喂狗了?”“解说菜我忍了,现在连菜都没得吃?”这类吐槽点赞轻松破万。更绝的是有人扒出旧闻——去年爱奇艺官微还发过“英超十年相伴”的煽情海报,现在看简直大型打脸现场。
数据更说明问题:英超揭幕战当天,爱奇艺体育APP日活暴跌62%。隔壁腾讯体育倒是捡了个大便宜,新用户暴增130%不说,连詹俊+张路的黄金解说组合都被挖角过去。现在懂行的老球迷见面打招呼都变成:“你家电视装了几个体育APP?”
① 腾讯体育:画质稳在1080P,但单场收费12块的操作有点劝退;
② 咪咕视频:移动用户送会员福利多,但解说时常冒出“这是越位吗?好像不是...”的迷惑发言;
③ 央视5套:免费看但场次少得可怜,关键战基本播不了;
④ 海外平台:需要科学上网+外语听力考试,凌晨看球还得防着邻居举报;
⑤ 民间直播源:画质堪比马赛克艺术展,时不时跳出澳门赌场广告。
这次事件暴露了体育版权市场的三高症状——价格高、风险高、用户流失率高。还记得乐视体育当年30亿买中超,最后落得破产收场吗?现在平台学精了,开始玩“版权分包”战术,比如腾讯拿英超,咪咕握欧冠,形成差异化竞争。
对咱普通观众来说,多平台会员+投屏神器才是王道。不过也有好消息:某赛事运营总监私下透露,明年可能有组合套餐价出现,毕竟谁也不想逼着球迷为看球装八个APP。
最后给个实用建议:急着看球的先蹭腾讯新用户免费3天的福利,佛系球迷可以等“双十一”会员骨折价。记住,看球方式千万条,别为个破会员气出高血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