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不少铁杆球迷发现,央视和主流平台突然不播NBA比赛了,连回放都难找。这事儿吧,说白了就是钱、政策、商业三股绳拧巴在一起了。咱们今天掰开揉碎了唠唠,为啥曾经天天见的NBA直播,现在成了“稀罕货”?
先说最直接的导火索——天价版权费。2019年腾讯砸了15亿美金买下5年转播权,结果2023年到期续约时,NBA张口就要翻倍价!这操作直接把国内平台整懵了。
举个栗子🌰,上赛季勇士打凯尔特人的总决赛,单场广告收入撑死500万。按NBA的报价算,平台每转播一场常规赛都得倒贴钱。有内部人士吐槽:“现在播NBA跟撒钱没区别,除非能卖球员同款袜子。”
2019年火箭队经理那条作死推特,直接把NBA中国市场炸出大窟窿。虽然现在看着风平浪静,但政治红线始终悬在转播商头上。去年某平台解说员说漏嘴夸了某球员发型,导播吓得当场切了画面。
更关键的是,央视到现在都没正式恢复转播。要知道央视的“风向标”作用有多强——2023年全明星赛网络平台播得火热,但电视端始终黑屏,这明显不是商业问题能解释的。
现在CBA、NBL搞起了短视频直播,某手某音上还能发弹幕吐槽。反观NBA比赛都在后半夜,年轻球迷更愿意看本土球星炸筐。有个数据很说明问题:2023年CBA揭幕战直播间人数,居然比NBA圣诞大战还多20%!
再加上电竞、网红篮球分走流量,平台算盘打得噼啪响:与其烧钱买NBA,不如自己造几个“村BA”网红,这买卖划算多了不是?
说出来你可能不信,现在看NBA最顺溜的反倒是盗链网站。某贴吧老哥直言:“正版画质还没盗播清楚,看个球还得先看90秒奶粉广告,谁遭得住?”
更绝的是有些盗播平台搞起“解说二创”,把战术分析整得比德云社还搞笑。正版平台这边呢?解说员连“挡拆”都不敢大声说,生怕被AI监控到敏感词。
说到底,NBA直播消失这事儿就像吃火锅没蘸料——看着热闹,实际差点意思。但咱球迷也别太丧气,现在各种自媒体复盘、战术解析做得比直播还带劲。说不定啊,这波变革能逼出中国篮球的新玩法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