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腾讯体育突然宣布减少NBA赛事直播场次,这事儿直接给篮球迷整懵了。从曾经的"看NBA就上腾讯"到如今的突然缩水,背后到底藏着啥门道?今天咱就掰开揉碎了聊聊——版权费用压力、用户观看习惯变化、其他平台崛起这三大关键点,顺便给大伙儿支支招。
先说个吓人的数儿:2019年腾讯和NBA签的可是5年15亿美元的超级合同,平均每年3亿刀!但根据内部消息,实际运营成本比这还要高得多。现在三年过去,疫情导致广告收入缩水,新会员增长放缓,这买卖咋算都亏啊。
更扎心的是,NBA这两年收视率其实在下滑。您看啊,勇士王朝解体后,新生代球星还没完全扛起大旗,加上时差问题,凌晨3点的比赛直播能有几个铁杆球迷守着看?腾讯体育负责人私下说过:"有时候一场焦点战的直播成本,都够买辆顶配保时捷了..."
现在的小年轻看球路子野得很!刷个抖音快手,看个十佳球集锦,再逛逛虎扑评论区,5分钟就能掌握全天赛事精华。您说这跟咱们当年守着电视机看完整场的劲头能一样吗?
腾讯体育自己公布的数据更说明问题:2022年短视频观赛时长暴涨300%,而传统直播观看时长只涨了8%。这就好比大伙儿都爱吃快餐了,你米其林大厨再厉害也架不住啊!
眼尖的球迷可能发现了,咪咕视频最近在体育赛事上那叫一个猛!从冬奥会到世界杯,再到现在的NBA转播权分羹,国家队背景的平台确实舍得砸钱。还有快手这类短视频平台,愣是把赛事集锦玩出花,动不动就搞个"边看边买"的直播带货。
这里头有个关键转折点:NBA官方去年开始推行"版权分销"策略。说白了就是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,腾讯独家变多家共享。这对平台来说是降低成本的好事,但对咱球迷来说,可能要下载三四个APP才能看全比赛,你说闹心不闹心?
第一,免费午餐越来越少了。现在连央视都开始试水付费观赛,以后想看焦点战,准备好银子吧。第二,短视频+社交会成为主流,您可能看不到完整比赛,但能在评论区跟全国球迷实时唠嗑。第三,VR观赛要崛起,听说腾讯正在测试180度全景直播,躺沙发上就能有场边观赛的体验。
不过说到底,平台再怎么折腾,球迷的体验才是王道。就像隔壁张大妈说的:"管他腾讯还是咪咕,谁能让我舒舒服服看完整场还不卡,我就认谁!"这话糙理不糙,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