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央视五套悄咪咪把NBA塞回直播表,这事儿就像往油锅里泼了瓢冷水——直接炸锅了!从2019年莫雷事件后掐断转播,到如今试探性恢复,背后到底藏着啥门道?是商业利益的妥协?还是体育精神的回归?咱今天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。
记得2019年国庆节那档子事儿吗?火箭队经理莫雷那条作死的推特,直接把NBA拽进政治漩涡。当时央视硬气停播,连赞助商都连夜撤广告,那场面叫个痛快!可如今这复播操作,倒让不少人犯嘀咕:说好的原则呢?
不过细琢磨,这事儿倒也不稀奇。NBA总裁肖华这两年可没闲着,又是给河南水灾捐款,又是疯狂示好中国市场。去年全明星赛还整了个"春节贺岁"专场,库里脚上的定制中文球鞋晃得人眼晕。这些信号堆起来,复播这事儿早就有苗头了。
说到底,30亿转播费的大买卖谁舍得扔?腾讯当年5年15亿美金的天价合约还没到期呢,央视这波"半路杀出"可不单纯。您瞅瞅比赛间隙那些汽车、手机广告,单场千万级的广告收入,搁谁不眼红?
再说NBA那边,中国市场的周边商品销售额,巅峰期能占全球三成。去年没了中国转播,球员工资帽都降了8%,球队老板们怕是牙都要咬碎了。这次复播,保不齐就是双方暗戳戳谈妥了"折中方案"。
不过话说回来,最乐呵的还是咱老百姓。那些年偷偷用盗链网站看球的兄弟,现在终于能挺直腰板了。朋友圈里刷屏的"爷青回",微博热搜榜上#央视NBA#词条两小时破亿阅读量,都说明体育终究要回归纯粹。
但争议声也没消停。有人翻出新疆棉事件的旧账,质问"为啥NBA能复播,耐阿迪还在黑名单?"这灵魂拷问,倒真把不少人问住了。说到底,体育和政治的界限,从来就没法用尺子量清楚。
这次复播事件,给体育产业上了生动一课。您看英超、欧冠这些年在中国市场混得风生水起,关键就是把商业和政治摘得门儿清。NBA要想真正吃稳中国这碗饭,光靠耍小聪明可不成。
眼下这波试探性复播,更像是双方在钢丝上跳探戈。要是再整出啥幺蛾子,保不齐又得凉凉。不过对于咱普通观众来说,能安心看场球就是福分。至于那些弯弯绕绕的商业算计,就当是看球的佐料呗!
最后说句掏心窝子的:体育本该是连接世界的桥梁,可别让桥墩子底下埋地雷。这次复播是福是祸,还得看NBA能不能长记性。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