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凡博参选NBA的热度已经炸开了锅!这个19岁的北京小伙儿,从首钢雏鹰计划到点燃队历练,每一步都牵动着国内球迷的心。如今选秀大会近在眼前,咱们就来掰扯掰扯:这小子到底有几把刷子?能不能成为下一个站上NBA舞台的中国面孔?
要说曾凡博这次选秀啊,那可是过山车般的剧情。原本各大榜单把他排到二轮中后段,结果试训阶段突然杀出个程咬金——步行者队单独试训后直接给了选秀承诺!这事儿在圈里炸了锅,你想想,步行者手握次轮第48顺位,按说这位置不算保险,但人家球探总监撂下狠话:「小曾的动态天赋被低估了,他的防守覆盖面比数据体现的强三成!」
不过话说回来,NBA球队的承诺就像重庆的天气——说变就变。记得2016年周琦选秀前也收到过类似承诺,最后火箭队愣是拖到第43顺位才出手。所以现在球迷群里分两派:一派觉得「稳了稳了,坐等官宣」;另一派则嘀咕「别高兴太早,NBA的水深着呢」。
咱们得摸着良心说,小曾的硬件确实够顶。2米11的身高配2米24的臂展,站立摸高比当年易建联还多出3厘米。但光有静态天赋可不够,现在NBA流行的是「空间型四号位」,正好撞上曾凡博的枪口。
先说第一板斧——三分威胁。上赛季在G联赛,他接球三分命中率冲到38.7%,比很多NBA锋线都靠谱。特别是底角三分这块,教练组专门给他设计了「电梯门战术」,跑位那叫一个风骚。
第二板斧是换防弹性。别看他瘦,横移速度比同身高球员快出一截。有场对阵发展联盟毒蛇队的比赛,这哥们连续防下三个不同位置的球员,从1号位防到5号位不带喘的。球探报告里写着:「防守智商堪比打了五年NBA的老兵」。
第三板斧就有点意思了——空切嗅觉。G联赛场均1.4次空切得分,这个数据在参选前锋里排前三。要说这招的精髓,得归功于他在北京青年队打后卫的经历,毕竟当年可是正经八百的「持球大核」出身。
中国球员闯NBA的故事,从来都不是童话。姚主席当年顶着状元光环,第一年照样被马布里晃倒;阿联的「椅子门」事件,现在提起来都让人唏嘘。就连周琦,当年在火箭更衣室因为文化差异闹的笑话,至今还在论坛里被人翻旧账。
但时代不同了,现在NBA球队对国际球员的包容度高得多。你看独行侠给东契奇配的西班牙厨师,猛龙给巴恩斯准备的家乡音乐播放列表。要是小曾被选中,球队大概率会安排中文助教+营养师的豪华套餐,这点倒不用太担心。
不过话说回来,语言关和文化适应始终是道坎。有次采访里小曾自己都承认:「最怕更衣室冷场,美国人的幽默有时候真接不住」。这话听着心酸,但哪个国际新秀没经历过呢?当年诺维茨基不也被人叫「德国软蛋」叫了整整三年?
现在各队总经理的底牌捂得严严实实,但咱们可以大胆预测几种可能:
1️⃣ 理想版:步行者48顺位准时摘牌,小曾当场飙泪,央视直播镜头切到北京首钢训练基地,全体队员起立鼓掌。
2️⃣ 黑马版:某支手握多个次轮签的球队(比如雷霆)突然截胡,用45顺位提前锁定,理由是「看中他的中国市场潜力」。
3️⃣ 遗憾版:选秀夜无人问津,但第二天收到双向合同邀请,走当年渡边雄太的逆袭路线。
个人觉得第三种可能性其实不低。毕竟现在NBA球队更看重即战力,而小曾的对抗能力确实还需要打磨。但话说回来,落选不代表失败,丁彦雨航当年冲击NBA的故事,不照样激励了无数篮球少年?
从姚明到曾凡博,二十年间中国篮球的留洋路走得磕磕绊绊。但这次选秀最大的意义,在于证明了咱们的青训体系能产出符合现代篮球要求的球员。小曾的跑跳天赋、三分能力、防守意识,这些标签放在十年前的中国锋线身上,根本不敢想象。
退一万步说,就算这次没被选中,曾凡博也已经在世界顶级篮球舞台留下了中国印记。就像他自己在社交媒体上写的:「篮球是圆的,机会总会转到有准备的人手里。」咱们这些看客啊,只管备好瓜子饮料,6月24日准时蹲守直播就完事了!
上一篇: 英超直播app哪个好?最全对比实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