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蔡徐坤与NBA的联动让体育圈炸开了锅!从早年担任NBA新春贺岁大使引发争议,到如今球迷在直播间刷屏玩梗,流量明星与职业体育的碰撞总能掀起话题风暴。咱今天就唠唠这事儿背后的门道,看看篮球圈和娱乐圈到底咋“勾搭”上的~
2019年NBA官宣蔡徐坤当新春大使那会儿,可把老球迷气够呛。当时虎扑论坛直接炸出20万条吐槽,有人说“这哥们连胯下运球都不会”,还有人P图把坤坤的唱跳动作和篮球剪成鬼畜视频。但联盟心里明镜似的——他们看中的是坤坤背后那7000万微博粉丝的消费潜力。
今年这事儿更有意思,某平台NBA直播时突然冒出满屏的“鸡你太美”弹幕。原来有网友把蔡徐坤早年综艺里的篮球表演,跟专业球员动作做对比剪辑,结果播放量直接破亿!这种自发的二创传播,反倒让NBA比赛直播间意外收获大批年轻观众。
现在体育联盟搞推广可精着呢!库里中国行带着网红拍vlog,詹姆斯给国产手机拍广告,连CBA全明星都开始请爱豆当表演嘉宾。数据显示,引入流量明星能让赛事话题度暴涨300%,但老球迷却吐槽“比赛解说还没粉丝打榜专业”。
不过咱得承认,这种跨界确实带火了冷门赛事。去年NBA发展联盟直播试水邀请男团成员解说,实时在线人数直接翻三倍。有平台运营偷偷透露:“现在推流算法就爱这种有冲突感的内容,算法才不管你是真球迷还是来追星的。”
两边粉丝根本不在一个频道对话。饭圈女孩关心的是“坤坤第几分钟露脸”“应援色能不能投屏”,真球迷却在研究挡拆战术和胜负概率。有次蔡徐坤粉丝把赛事话题榜刷成明星超话,气得体育大V直接开喷:“这是篮球比赛不是选秀舞台!”
但商业大佬们看得门清,某品牌市场总监跟我算过账:“找体育明星代言只能覆盖垂直人群,但流量明星能撬动美妆、快消等十多个品类的赞助商。”难怪今年季后赛中场广告,突然多了好些个鲜肉代言的饮料品牌。
现在NBA中国区营收有1/3来自泛娱乐化合作,但风险也摆在台面上。去年某球星因为政治言论差点让联盟丢掉20亿转播合同,要是流量明星突然塌房,品牌方也得跟着遭殃。所以现在签约都玩“短平快”,基本只签单赛季或单次活动。
不过年轻观众确实吃这套,Z世代看球就图个热闹。有00后球迷跟我说:“看技术分析不如看球星八卦带劲,詹姆斯儿子选秀比总决赛还有看点!”这话虽然让老炮们直摇头,但数据不会说谎——本赛季NBA官方抖音的娱乐向内容播放量,硬是比技战术解析高出8倍。
说到底,体育和流量的结合就像三分球大赛——投进了满堂喝彩,投歪了全场嘘声。但在这个注意力稀缺的时代,敢玩跨界才能抢到更多眼球。只是希望联盟把握好度,别让篮球场真变成爱豆的打歌舞台咯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