腾讯体育自2015年起拿下NBA独家数字媒体版权,2023年又以5年15亿美元续约,形成国内赛事转播市场绝对垄断。这波操作让球迷看球更便利还是被绑架?中小平台如何夹缝求生?咱今天就唠唠这场资本游戏里的门道。
2015年腾讯首次签下5年5亿美元合约时,市场还在优酷、PP体育混战阶段。但人家直接掏出NBA最看重的三张牌:移动端覆盖率、社交传播链、付费体系成熟度。到2020年续约时,腾讯体育App月活突破8000万,会员体系覆盖超20%观赛用户。
最狠的是2023年新合约——5年15亿美元,比ESPN在美国本土的转播费还高!这波操作直接把竞争对手逼到墙角。某平台高管私下吐槽:“现在连比赛回放都要买腾讯的版权包,这跟交‘保护费’有啥区别?”
打开腾讯体育就能看全部比赛,还能选原声/方言解说,这点确实香。但会员费从2019年的198元/年涨到现在的268元,38%的涨幅远超工资增速。更扎心的是,想看焦点战必须买球队通(另付30元/月),这跟游戏里的“套娃充值”有啥两样?
山东老球迷张叔跟我倒苦水:“以前电视上看CCTV5多省心,现在光搞明白这些会员等级就够学半天的!”更别说那些强制观看的30秒广告——明明买了会员,暂停时还得看“XX汽车提醒您稍事休息”,这操作属实把用户心理拿捏死了。
你以为市场真就腾讯一家独大?咪咕体育这两年悄摸签下苏群、杨毅等12位头部解说,靠着中国移动的5G技术玩起“多视角观赛”;抖音拿着短视频二创版权,硬是把比赛集锦播放量做到单日破亿。
最绝的是NBA官方的League Pass服务,国际版年费不到200块能看全部比赛。虽然用VPN有风险,但贴吧里“科学看球”教程收藏量早过10万+了,这波反向操作腾讯估计也头疼。
国际体坛已有反垄断案例。英超从2025年起要强制拆分版权包,禁止单一平台购买超过60%场次。NBA中国区总裁马晓飞最近受访时也松口:“未来可能开放单场付费模式”。
业内人士透露,腾讯内部已开始测试“免费场次+付费增值服务”新模式。毕竟现在年轻人看比赛,既要画质也要弹幕互动、球星视角、AI战术分析这些新玩法。要是还守着老套路,保不齐哪天就被新物种掀桌子了。
说到底,转播权大战没有永远的赢家。作为球迷,咱就盼着平台竞争能把会员费打下来,把观赛体验提上去。至于资本怎么斗法——只要别耽误我看库里投三分,您几位随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