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23日中超焦点战,山东鲁能主场迎战北京国安,这场“京鲁德比”最终以2-1的比分收场。比赛全程火药味十足,双方外援对轰、VAR争议判罚、补时绝杀等要素拉满,堪称本赛季最刺激的强强对话。本文结合比赛录像,从战术布局、球员表现、关键争议三个维度深度复盘,带您重新感受这场经典对决。
开场第7分钟,**国安张稀哲的直塞球直接打穿鲁能防线**,阿德本罗单刀推射先拔头筹。这球可把鲁能球迷急坏了——后防线咋就跟纸糊的一样?但咱鲁能硬是靠着高空轰炸找回了场子。第33分钟,刘洋左路起球,费莱尼力压国安后卫顶出“炮弹式”头槌,皮球直挂死角!这球进的,连国安门将侯森都只能摇头苦笑。
下半场双方拼得更凶了,国安换上李可加强中场绞杀,鲁能这边则让莫伊塞斯频繁回撤接应。转折点出现在第82分钟,克雷桑禁区外一脚世界波被扑出后,**费莱尼门前捡漏完成梅开二度**。不过慢镜头显示,这球可能存在越位嫌疑,国安球员围着裁判理论了足足3分钟,最后还是维持原判。补时阶段国安疯狂反扑,张玉宁的头球中柱让鲁能球迷惊出一身冷汗...
崔康熙这老江湖把鲁能的“空中优势”玩出了花。全场比赛**鲁能完成21次传中,其中12次找到费莱尼这个高点**,比国安整整多出9次。特别是刘洋和吉翔的两翼齐飞,每次起球都瞄着费莱尼头顶送,国安后卫池忠国1米78的身高在1米94的费莱尼面前,就跟小学生防大学生似的。
反观国安这边,斯坦利的战术本上写满了“地面渗透”四个大字。张稀哲、高天意组成的技术型中场确实打出了67%的传球成功率,但遇到鲁能三中卫的铁桶阵就抓瞎。最要命的是,**国安全场7次射门只有2次射正**,阿德本罗那个进球还是靠着鲁能后卫集体走神。看来光有控球率,没有终结能力也是白搭啊!
比赛最大的火药桶在第84分钟炸开——费莱尼的绝杀进球到底越不越位?从转播方提供的定格画面看,克雷桑射门瞬间,**费莱尼的脚掌确实超出了国安最后一名后卫半个身位**。但主裁判王哲在听取VAR建议后,认定进球有效。这个判罚直接导致国安教练组赛后围堵裁判休息室,足协估计又得开罚单了。
这里头有个知识点:现行规则规定,判断越位时以躯干触球部位为准。慢镜头显示费莱尼虽然是脚在前,但躯干部分基本与后卫平行。不过话说回来,这种毫厘之间的判罚,就像煎饼果子要不要加薄脆——全看裁判怎么理解规则了。难怪有球迷调侃:“VAR是把双刃剑,用好了叫公平,用不好就是和稀泥!”
拿下这关键3分后,鲁能暂时挤进积分榜前三,崔康熙的“高空轰炸流”初见成效。但隐患也摆在明面上——除了费莱尼,其他进攻点集体哑火,克雷桑5次射门全部打偏,这状态可撑不到赛季末。
国安这边更糟心,最近5轮输了3场,斯坦利的帅位已经开始晃悠。更麻烦的是,张玉宁的伤势反复、中场控制力下降、后防高空球短板,三大难题像三座大山压得球队喘不过气。有铁杆球迷在贴吧吐槽:“再这么踢下去,别说争冠了,亚冠资格都要保不住了!”
这场京鲁大战的录像,绝对值得反复观看。无论是想学高空战术的业余教练,还是研究裁判尺度的足球爱好者,都能从中挖到宝藏。下次德比战,咱就搬好小板凳,备好啤酒花生,接着看这两支老牌劲旅的恩怨情仇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