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不少球迷发现,爱奇艺的体育频道突然「查无此赛」,英超直播直接「消失」!这事儿闹得沸沸扬扬,有人骂平台「不讲武德」,也有人猜背后藏着「商业大棋」。咱们今天就来扒一扒,为啥爱奇艺突然和英超「分手」,到底是版权太贵、政策限制,还是另有隐情?
先说最直接的——钱!英超版权这些年就跟坐火箭似的,2010年新英体育买断大陆版权才1600万美元,到2019年苏宁拿下三年合约直接飙到7.21亿美元!爱奇艺2020年接盘时,业内估算每年至少得掏2.4亿美元(约17亿人民币)。
这么高的成本,平台得靠会员订阅、广告、单场付费三管齐下才能回本。但现实很骨感——咱们国内球迷习惯了免费看球,突然要掏每月30块的会员费,再加上每场6块的「点播费」,很多人直接「用脚投票」。去年英超观赛会员增长明显低于预期,听说连成本的三分之一都没收回。说白了,这就是个「赔本赚吆喝」的买卖。
再说说容易被忽略的政策因素。2021年国家广电总局发了《关于体育赛事版权管理的通知》,里头明确要求:「国际顶级赛事版权采购需提前备案,且不得签署独家协议」。这一刀子下来,直接把平台「囤版权坐地起价」的路子堵死了。
更麻烦的是转播资质问题。英超这类境外赛事,平台必须拿到《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》里的「体育赛事转播」专项资质。但这两年审批越来越严,有内部消息说爱奇艺的专项资质到期后没续上。这事儿要是真的,那真是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」了。
最后一个原因,得看爱奇艺的「战略棋盘」。从2022年开始,他们明显在收缩体育板块——先是把电竞业务打包卖给虎牙,接着连NBA解说团队都裁了一半。反手却砸钱做起了《超新星运动会》《热血街舞团》这些自制综艺。
明眼人都能看出来,这是要「用更低成本撬动更大流量」。比起天价英超版权,自制综艺既能植入广告又能推新人,还能搞花式带货。再说转播方面,他们最近狂推世界羽联巡回赛、WTT乒乓球赛这些冷门项目,版权费连英超的零头都不到,但中老年观众黏性反而更高。
现在最上火的肯定是英超死忠粉,别急!咪咕视频手握五年英超独家,每月30元会员还能看4K超清;央视五套每周也会挑焦点战免费播;要是想看原汁原味的英文解说,直接去英超官方APP买「球队通」,单赛季798元能看主队全部38场比赛。
不过话说回来,爱奇艺这波撤退倒是给行业提了个醒——「烧钱买版权」的时代彻底过去了。以后想看顶级赛事,要么接受付费观赛的新常态,要么就得习惯「哪里便宜哪里搬」的追赛日常了。
下一篇: 湖南卫视体育赛事回看|粤语解说+全场精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