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不少球迷发现,国内突然看不了英超直播了!这事儿可把熬夜追球的老铁们急得直挠头。咱这就从版权、政策和平台策略三个角度,掰开揉碎了讲讲这背后的弯弯绕绕。
英超的转播权向来是块大肥肉,全球转播收入每年能破50亿英镑。国内平台从乐视到PPTV再到腾讯,各家为了抢这块蛋糕,签的都是天价独家协议。但去年开始,英超联盟突然调整全球分销策略,把原本打包出售的转播权拆成了"独家+非独家"组合套餐。
这下可好,国内平台算盘全打乱了。原本花15亿美金拿下5年版权的新英体育,现在要和咪咕、爱奇艺这些新玩家分蛋糕。各家为了回本,转播费层层加码,最后就像菜市场砍价似的,愣是没谈拢!
要说这事儿纯粹是钱的问题,那也不全对。这两年体育产业政策收紧,46号文件之后,海外赛事引进必须过内容审核关。英超这种凌晨开球的赛事,跟咱们的作息时间本来就不对付,再加上有些场次涉及博彩广告,审批流程就跟蜗牛爬似的。
去年某平台就因为转播时没遮住球衣上的博彩广告,直接被罚了800万。现在平台方都学精了,宁可先下架也别踩雷。你说这叫什么事儿?就跟吃火锅怕烫嘴,干脆连锅端走似的。
现在的视频平台可不傻,他们算过账了:买英超版权就是个赔本赚吆喝的买卖。你看腾讯体育之前砸20亿买NBA版权,结果会员费根本填不上窟窿。现在各家都学乖了,转攻自制内容和短视频,毕竟这些才是流量密码。
再说现在年轻人看球习惯也变了,谁还守着90分钟直播啊?都是刷个集锦,看个比分推送完事儿。平台把英超转播费省下来,够做好几十档《这就是灌篮》这样的综艺了。
虽说正规渠道看不了,但咱们中国球迷的智慧是无穷的!现在流行几种玩法:
1. 翻墙看海外直播(不过网速卡成PPT)
2. 追文字直播(全靠脑补画面)
3. 组团去酒吧看卫星信号(小心被查版权)
4. 等第二天录播(剧透党最可恶)
要我说啊,这波版权纠纷反倒催生了不少段子手。有人调侃:"以前是看球费电,现在是看球费VPN。"还有人说:"英超这是要逼着我们戒掉熬夜的坏习惯,用心良苦啊!"
这事儿还真不好说死。业内消息说,英超联盟正在考虑推出中国区定制套餐,可能包括延时转播、剪辑版赛事这些折中方案。另外随着区块链技术发展,说不定哪天能用NFT搞个分时版权,让球迷按场次付费观看。
不过短期来看,咱们可能得适应"英超空窗期"了。但换个角度想,这不正好给中超、CBA腾出发展空间了吗?说不定哪天咱们自家联赛也能火出圈呢!
说到底,版权这玩意儿就像谈恋爱,既要你情我愿,还得门当户对。等哪天平台方和版权方找到利益平衡点,英超直播自然会杀个回马枪。各位球迷朋友稍安勿躁,咱们先养精蓄锐,且看下回分解!